股骨粉碎性骨折怎么办
股骨粉碎性骨折需尽快就医评估,治疗分保守和手术,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重要,饮食要保证营养支持,包括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特殊饮食安排。具体而言,尽快就医评估后,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手术是多数情况的选择,术后分早期、中期、后期康复训练,护理要注意伤口等,饮食需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摄入,儿童和老年有特殊饮食要求。
一、及时就医与初步评估
1.尽快前往医院:当发生股骨粉碎性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尽快前往附近具备救治条件的医院。因为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对于骨折的预后至关重要。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骨折端进一步移位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骨折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迅速就医。例如,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可能外观畸形不明显,但也需及时排查。
2.进行全面评估: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同时可能会安排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部位、粉碎的程度、是否伴有周围组织损伤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二、治疗方式选择
1.保守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粉碎程度较轻、移位不明显且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的情况,可能会考虑保守治疗。例如,部分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在合适的情况下可采用牵引等保守方法治疗。通过牵引可以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但保守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风险更高。
具体措施:通常会采用持续骨牵引的方法,将患肢牵引保持一定的拉力和角度,使骨折端逐渐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大多数股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更好地复位骨折端,恢复肢体的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例如,对于粉碎程度严重、移位明显的股骨骨折,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骨骼生长潜力大,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注意手术对骨骺等生长结构的影响;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将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股骨粉碎性骨折,可能会采用髓内钉固定等方式,髓内钉固定具有固定牢固、对骨折端血运影响较小等优点。
三、术后康复与护理
1.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术后早期就应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即在不引起关节活动的情况下收缩肌肉,以防止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例如,可让儿童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每天多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
中期康复:随着骨折的愈合进展,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和部分负重训练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通过被动或主动的方式进行,逐步增加髋关节、膝关节等的活动范围。部分负重训练需要根据骨折愈合的影像学情况来决定开始的时间和负重的重量,一般从少量负重逐渐增加。
后期康复: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进行全面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行走训练、平衡训练等,以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
2.护理要点: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防止切口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切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避免患儿搔抓切口部位。
并发症预防:预防深静脉血栓是重要的护理内容,可通过下肢按摩、使用气压治疗仪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血运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四、饮食与营养支持
1.营养需求: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骨折愈合。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的食物,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常见的富含钙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
2.特殊人群饮食: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营养的全面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和骨折愈合的双重需求。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适当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饮食安排上要注意易于消化,同时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