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姨妈外阴瘙痒咋回事
月经期间女性出现外阴瘙痒,原因包括局部、全身、精神三方面。局部因素有卫生巾过敏、外阴局部潮湿、阴道炎症、外阴皮肤病;全身因素有糖尿病、黄疸、维生素缺乏;精神因素主要是经期激素波动致不良情绪影响神经系统调节。应对措施包括更换合适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和进行心理调节。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需家长引导、老年女性要综合考虑基础病治疗、孕期女性用药要谨慎且注意清洁和避免性生活。
一、局部因素
1.卫生巾过敏:部分女性可能对卫生巾的材质如棉柔、干爽网面等过敏,或者对卫生巾中的香料、药物等添加剂过敏。月经期间,外阴皮肤长时间接触卫生巾,过敏物质持续刺激皮肤,就会引发瘙痒。有过敏体质的女性,如对花粉、海鲜等过敏者,发生卫生巾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使用了新品牌或新材质的卫生巾后出现瘙痒,更应考虑过敏因素。
2.外阴局部潮湿:月经期间,经血流出,会使外阴处于潮湿的环境。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潮湿环境会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细菌刺激外阴皮肤和黏膜,引起瘙痒。女性月经量较多时,如果没有增加更换卫生巾的频率,外阴潮湿的情况会更严重,瘙痒的可能性也更大。
3.阴道炎症:常见的如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菌群可能失调,使得霉菌或滴虫大量繁殖。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通常呈豆腐渣样,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则为黄绿色、泡沫状,这些异常白带流出刺激外阴,导致瘙痒。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感染阴道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4.外阴皮肤病: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外阴湿疹表现为外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常伴有剧烈瘙痒。神经性皮炎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月经期间女性精神压力可能增大,会诱发或加重神经性皮炎,使外阴皮肤增厚、粗糙,瘙痒明显。有皮肤疾病家族史的女性,患外阴皮肤病的几率可能增加。
二、全身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增加,尿液污染外阴,会刺激外阴皮肤。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生长,增加了外阴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瘙痒。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年龄较大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较高,出现外阴瘙痒时,应考虑排查血糖。
2.黄疸: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会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盐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外阴瘙痒。患有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的女性,可能出现黄疸症状,进而引发外阴瘙痒。
3.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A、B族等,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消耗增加,如果饮食不均衡,缺乏维生素的情况可能更明显,影响外阴皮肤的健康,出现瘙痒症状。长期节食、素食的女性,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
三、精神因素
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精神因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外阴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即使外阴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会感觉瘙痒。生活工作压力大、情绪容易波动的女性,在月经期间受精神因素影响而出现外阴瘙痒的情况较为常见。
四、应对措施
1.更换卫生巾:选择质量可靠、材质舒适的卫生巾,避免使用有香料、药物等添加剂的产品。如果怀疑卫生巾过敏,应立即更换其他品牌或材质的卫生巾。
2.保持外阴清洁:增加更换卫生巾的频率,一般每23小时更换一次。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的自净功能。
3.及时就医:如果瘙痒症状较轻,可以先通过上述方法观察12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外阴红肿、疼痛、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白带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为阴道炎,可能会使用抗真菌或抗滴虫药物;如为糖尿病引起,需要控制血糖等。
4.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饮食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5.心理调节:学会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因素对外阴瘙痒的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女性: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太规律,对外阴瘙痒的认识可能不足。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导其正确的经期卫生知识。在选择卫生巾时,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如果出现瘙痒,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告知家长并就医。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外阴皮肤黏膜变薄、萎缩,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外阴瘙痒。同时,老年女性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在治疗外阴瘙痒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3.孕期女性: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阴道分泌物增多,也容易出现外阴瘙痒。孕期用药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防止感染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