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肠息肉

来源:民福康

大肠息肉是大肠内所有向肠腔突出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发病随年龄增长风险增加,有年轻化趋势,病因与生活方式、遗传、肠道慢性炎症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结肠镜等,治疗需据情况切除,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预防

一、大肠息肉的定义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它可发生在大肠的任何部位,从病理上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

二、大肠息肉的发病情况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一般来说,50岁以上人群发生大肠息肉的几率相对较高,但近年来也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比如年轻人不良的饮食结构(高油脂、低纤维饮食等)、缺乏运动等。

性别因素:在一般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大肠息肉的发病几率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某些特定类型息肉的发病情况上可能存在一定细微差别,不过总体差异不构成主要的发病区分依据。

三、大肠息肉的病因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是大肠息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红肉等,会使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影响肠道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息肉发生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对预防大肠息肉有一定保护作用。

吸烟与饮酒:吸烟会影响肠道的血液循环和黏膜的正常功能,增加肠道炎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促进息肉形成。过量饮酒也会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损伤肠道的自我修复机制,与大肠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会显著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肠道内会布满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时治疗,几乎100%会发展为结肠癌。此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也与大肠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这类患者的大肠息肉发生和癌变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肠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促使息肉形成。

四、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一般无症状:很多大肠息肉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做结肠镜检查等情况时被发现。这是因为息肉较小时,对肠道的正常功能影响不大,不会引起明显的腹痛、腹泻、便血等表现。

出现相关症状时的表现

便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症状,一般为大便表面带血,血色鲜红,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在大便潜血试验中发现阳性结果。如果息肉较大,表面发生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出现较大量的便血。

肠道刺激症状:当息肉刺激肠道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如腹痛多为隐痛、胀痛,腹泻可为稀便等,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肠道疾病混淆。

肠梗阻表现:当大肠息肉较大或多发时,可能会引起肠套叠或导致肠腔狭窄,从而出现肠梗阻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五、大肠息肉的诊断方法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息肉最主要的方法。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清晰地发现大肠内的息肉,还可以对息肉进行活检,明确息肉的病理类型,这对于判断息肉的性质(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至关重要。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以保证肠道清洁,便于观察。

钡剂灌肠检查:可以发现较大的息肉,但对于较小的息肉容易漏诊,一般作为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钡剂灌肠是通过向肠道内注入钡剂,然后进行X线摄片,观察肠道内的充盈缺损等情况来间接判断息肉的存在。

病理检查:对结肠镜下取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息肉是腺瘤性还是非腺瘤性,是良性还是有恶变倾向等,例如腺瘤性息肉根据其绒毛成分的多少又分为不同的级别,绒毛成分越多,恶变的风险越高。

六、大肠息肉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一旦发现大肠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治疗。对于较小的息肉(一般直径小于1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通过结肠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术,如高频电切术、圈套器切除术等;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怀疑有恶变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部分肠道组织。

预防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戒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合适的体重,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定期筛查: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大肠息肉家族史、肠道慢性炎症病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等筛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及时处理,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而高危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筛查。

了解疾病
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大肠黏膜上长出的赘生物,好发于结直肠部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手术费是多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费对于不同的医院及地区,具体费用也不一样。拿三甲医院举例来说,做息肉电切至少需要花费两三万,包括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用及药品等医疗费用,还是说全程顺利,息肉单发且不大。手术费用首先跟病人整体健康情况,息肉大小数目及有无癌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根据病情不同费用的弹性很会大,其次就诊医院及诊治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如果病人有肠息肉的家族史,后代的患病率就会高些。其次也有可能是病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例如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暴饮暴食或者是吸烟酗酒等,就会增加患肠息肉的概率,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病变,所以病人不用太紧张,定期去医院复查,同时还要调整饮食习惯。如果息肉的直径比较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好?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若是做的微创手术,肠息肉手术以后是需要禁食二十四小时,因为饮食会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对于创面恢复有影响,一般术后两三天可以进少量的流食,一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若是进行的常规手术,那需要术后禁食3到4天。在肠蠕动恢复以后,可以开始进流食,比如喝点菜汤,稀饭,最好是少食多餐,可以多吃几次,每次吃的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肠息肉癌变几率需要根据具体类型来确定,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刺激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比较小,而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相对要高一些。如果在直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息肉存在,原则上还是需要进行早期切除,虽然结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刺激或者摩擦,癌变几率会明显增高,术后还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