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由病毒感染引发,诱因包括受凉等,症状分初期、急性期、恢复期,体征随病程变化,靠病史、症状、体征诊断,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多数预后好,不及时治可并发疾病;过敏性鼻炎因接触过敏原致鼻黏膜慢性炎症,常见过敏原多样,症状有发作性特点,体征鼻黏膜苍白水肿等,靠病史、过敏原检测等诊断,需避免接触过敏原,用药物等治疗,控制好不影响生活,控制不佳有不良影响
一、病因方面
1.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此外还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因素可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容易诱发急性鼻炎。例如,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人体抵抗力可能会暂时下降,此时感染病毒的几率增加,易引发急性鼻炎。各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生活中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空气、物品等都可能导致发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密切接触病毒感染者的人群更易患病。
2.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花粉浓度高的地区人群易发病)、尘螨(在居住环境灰尘多、通风差且尘螨滋生的家庭中,成员易患过敏性鼻炎)、动物皮屑等,还有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等。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人群易患此病,该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性疾病史,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且往往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
二、症状方面
1.急性鼻炎:病程分为初期、急性期、恢复期。初期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少数人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期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水样涕,随后鼻涕变为黏液性、黏脓性,同时伴有嗅觉减退、头痛等,全身症状可能加重,如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恢复期鼻分泌物减少,症状逐渐减轻、消失。各年龄段人群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症状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
2.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喷嚏,多为连续多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轻重程度不一;鼻痒,多数人有鼻内发痒,有时伴有眼痒、咽痒等。症状发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常年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特定花粉传播季节发作频繁,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全年均可发作,且症状相对较持续但程度可能有波动。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揉鼻、打喷嚏等表现,而成人症状相对更典型地表现为上述四大主症。
三、体征方面
1.急性鼻炎:初期鼻黏膜充血、干燥;急性期鼻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下鼻甲肿大,鼻腔内有较多清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恢复期鼻黏膜逐渐恢复正常。
2.过敏性鼻炎:鼻黏膜多呈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明显,鼻腔内可见大量清水样分泌物,发作间歇期鼻黏膜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鼻黏膜肥厚等改变。各年龄人群体征表现类似,但儿童鼻黏膜相对娇嫩,水肿等表现可能更明显。
四、诊断方面
1.急性鼻炎:主要根据病史(有病毒感染相关诱因)、典型症状(如初期、急性期的相应表现)及体征(鼻黏膜的相应改变)进行诊断。一般通过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检测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
2.过敏性鼻炎: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发作的诱因、时间、频率等,进行过敏原检测,常用的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结合典型症状和体征可明确诊断。例如,皮肤点刺试验通过在皮肤上点刺过敏原提取物,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是否对相应过敏原过敏,对于明确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非常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选择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相对更常用,但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治疗方面
1.急性鼻炎: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鼻塞症状,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天;如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较重者,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2.过敏性鼻炎: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防治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措施。药物治疗方面,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抗组胺药可迅速缓解喷嚏、流涕等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等。不同年龄人群在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等方面需谨慎考虑,儿童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六、预后方面
1.急性鼻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过适当治疗,一般1-2周可痊愈。但如果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并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影响预后。各年龄人群预后基本类似,但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并发症,需加强关注和及时治疗。
2.过敏性鼻炎:如果能有效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进行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且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嗅觉减退等并发症,还可能合并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不同年龄人群预后与病情控制情况及是否规范治疗密切相关,儿童患者如果能早期干预并避免过敏原接触,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对生长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