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区别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50岁左右人群易患,与慢性损伤等有关,病理分三期,症状有疼痛及活动受限,体征检查有压痛等,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肩袖损伤由肩袖肌腱损伤引起,分急慢性,症状有不同疼痛及活动受限,体征检查有特定压痛和试验,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不同患者治疗选择有差异,长期重体力等人群发病风险高,治疗后需调整生活方式及考虑既往病史影响
一、定义与病理基础
1.肩周炎:
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是一种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和粘连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与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损伤有关,也可能因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引起。其病理过程一般分为疼痛期、僵硬期和缓解期,主要是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使肩关节活动受限。
2.肩袖损伤: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肩袖损伤是指这些肌腱的损伤,多因外伤(如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肩部受到直接暴力)或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如频繁投掷动作等)引起。病理上包括肌腱的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损伤后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如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动作。
二、症状表现
1.疼痛特点
肩周炎:疼痛可呈持续性,早期疼痛范围较广,可放射至颈部、肘部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在夜间疼痛往往加重,可影响睡眠。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局限于肩关节周围,且活动时疼痛加剧,当肩关节活动到一定范围时会出现明显疼痛。
肩袖损伤:急性肩袖损伤多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当时可感到肩部有撕裂感,随后出现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肩前方或外侧,部分患者可伴有肩部肿胀;慢性肩袖损伤疼痛相对较隐匿,多为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在上举或外展肩关节到某一特定角度时出现疼痛,低于或高于该角度时疼痛减轻。
2.活动受限情况
肩周炎:活动受限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早期主要是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动作受限,随着病情发展,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受到明显限制,严重时患者梳头、穿衣、洗脸等日常活动都难以完成,这是因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降低。
肩袖损伤:活动受限主要表现在肩关节的上举和外展功能上,患者可能出现上举手臂困难,如端杯子、伸手拿高处物品等动作受限,而其他方向的活动受限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仍能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但随着损伤加重,活动受限逐渐明显。
三、体征检查
1.肩周炎
压痛: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尤其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喙突等部位压痛明显。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外展试验时,患者外展肩关节到60°-120°范围时疼痛剧烈,超过此范围后疼痛反而减轻,称为“疼痛弧”现象,但这不是肩周炎特异性体征,需结合其他表现判断。
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见肩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可发现肩关节囊增厚、滑膜充血等情况,但不如肩袖损伤的MRI表现典型。
2.肩袖损伤
压痛:在肩袖损伤的肌腱止点处有明显压痛,如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下、大结节处压痛明显。
特殊体征检查:
Jobe试验:患者外展肩关节90°,前屈30°,检查者给予阻力,若患者不能对抗阻力继续维持该动作或出现疼痛加重,则提示肩袖损伤,尤其是冈上肌损伤。
Drop-arm试验:患者上肢外展90°,然后令其缓慢放下,若不能缓慢放下而出现突然落下的情况,提示有肩袖撕裂,多为冈上肌撕裂。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大结节处有骨质增生、钙化等情况,但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有限;MRI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损伤部位、程度,如肌腱的部分撕裂、完全撕裂等情况。
四、治疗原则
1.肩周炎
非手术治疗:早期可通过休息、肩部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缓解疼痛,同时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帮助恢复肩关节活动度。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一般经过数月的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关节松解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2.肩袖损伤
非手术治疗:对于不完全性肩袖损伤、损伤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肩关节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及肩关节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是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稳定性。
手术治疗:对于完全性肩袖损伤、损伤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的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如肩袖修复术等,手术可修复损伤的肩袖肌腱,恢复肩关节功能。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有一定差异,例如年轻患者因活动量较大,肩袖损伤后可能更倾向于手术修复以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而老年患者若身体条件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可能更谨慎选择治疗方案,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肩关节活动的人群,无论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的发病风险都相对较高,在治疗后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预防疾病复发。有肩部既往病史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既往病史对当前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