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怎么办
粉碎性骨折的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制动固定、止血,医疗就诊行影像学检查和全面评估,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特殊人群有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等不同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现场急救
1.制动与固定:首先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制动,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损伤。可使用木板、树枝等简易固定材料将骨折部位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如小腿粉碎性骨折,需从大腿根部固定到足部。对于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不要将露出的骨折端放回伤口内,要用清洁敷料覆盖后再进行固定。
2.止血:如果有出血情况,可采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按压出血部位,若出血严重,可使用止血带,但要记录止血带使用时间,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止血带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二、医疗就诊与诊断
1.影像学检查: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粉碎性骨折的部位、骨折端移位情况等。X线可以初步了解骨折的大致情况,而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碎片的数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例如,通过CT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看到粉碎性骨折的立体结构。
2.全面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其他合并伤等。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骨折对生长的影响;对于女性患者,还需考虑是否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这些时期在治疗用药等方面会有特殊要求。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一些骨折端移位不明显、周围软组织条件较好的粉碎性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某些部位的粉碎性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后,骨折端相对稳定,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
具体措施: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固定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在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肌肉收缩练习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粉碎性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关节面受累、保守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稳定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累及关节面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提高患者的预后功能。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端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对于一些严重粉碎且难以用内固定维持稳定的骨折,可能需要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等方式。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保护骨折部位的血运,以促进骨折愈合。
四、康复阶段
1.早期康复(术后或固定早期):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康复的重点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以及固定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例如,上肢粉碎性骨折固定后,可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肩部的耸肩等动作;下肢粉碎性骨折固定后,可进行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活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等。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15-20分钟。
2.中期康复(骨折愈合进展期):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可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上肢骨折可开始进行轻度的抓握物体等活动,下肢骨折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练习,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导致骨折移位。此时康复锻炼的强度和范围可适当增加,可配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等,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当骨折基本愈合,可拆除外固定装置后,康复的重点是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力量、平衡等功能。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关节的主动屈伸、旋转等活动,以及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水平。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一般需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粉碎性骨折后,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骨骼的生长情况,防止骨折治疗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康复训练要更加注重趣味性,以吸引儿童积极配合,同时要避免儿童在康复期间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粉碎性骨折后,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较慢,且常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生粉碎性骨折时,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例如,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检查手段。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和营养,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4.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粉碎性骨折后,治疗用药需要考虑对乳汁分泌和婴儿的影响。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哺乳时间等。康复训练要在不影响哺乳的情况下进行,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