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症是因鼻甲过度切除等致医源性鼻腔损伤的综合征,有鼻腔通气过度等典型及多种伴随症状,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可保守治疗(鼻腔保湿、药物)或手术治疗(谨慎选择),儿童、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空鼻症的定义
空鼻症是一种因鼻甲过度切除等原因导致的医源性鼻腔黏膜及相关结构损伤,进而引起鼻腔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的综合征。通常是在鼻腔手术(如鼻甲部分切除术等)后出现,患者鼻腔出现过度通气等典型表现,同时伴有鼻腔干燥、鼻塞(部分患者虽鼻腔宽敞,但仍有鼻塞感)、鼻腔及鼻咽部疼痛、嗅觉减退或丧失、反复鼻腔结痂、头痛、焦虑、抑郁等多种不适症状。
二、空鼻症的发病机制
(一)鼻腔结构与功能改变
正常鼻腔具有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过滤尘埃等功能。当鼻甲被过度切除后,鼻腔的正常结构被破坏,鼻腔对空气的加温、加湿等功能丧失,导致空气未经充分处理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一系列不适。例如,正常鼻甲可使吸入的冷空气被加温到接近体温,湿度达到合适水平,而空鼻症患者由于鼻甲缺失或严重减少,吸入的空气直接刺激鼻腔及下呼吸道黏膜,引发黏膜干燥等问题。
(二)神经调节因素
鼻腔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空鼻症患者由于鼻腔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神经的正常调节功能。例如,与鼻腔感觉、呼吸调节相关的神经传导受到干扰,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异常感觉和呼吸功能的紊乱。
三、空鼻症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1.鼻腔通气过度:患者自觉鼻腔宽敞,有大量空气进出,这是空鼻症的标志性表现之一。例如,在安静状态下,患者能明显感觉到空气快速通过鼻腔,与正常鼻腔的通气状态有很大差异。
2.鼻腔干燥:由于鼻腔失去了鼻甲对空气的加湿功能,鼻腔黏膜水分丢失过快,患者常感到鼻腔干燥,甚至出现鼻腔黏膜皲裂、出血等情况。
3.鼻塞:部分患者尽管鼻腔外观上较为宽敞,但仍存在鼻塞感,这可能与鼻腔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比如,患者可能因对鼻腔通气过度的不适感知,而主观上感觉鼻塞。
4.鼻腔及鼻咽部疼痛:患者可出现鼻腔深部、鼻咽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等。
(二)其他伴随症状
1.嗅觉减退或丧失:鼻腔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了嗅觉感受器对气味分子的感知和传导,导致患者嗅觉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严重者可丧失嗅觉。
2.精神心理症状:长期受空鼻症症状困扰的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例如,因鼻腔不适影响睡眠,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等。反复鼻腔结痂等情况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加重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四、空鼻症的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鼻腔手术史,尤其是鼻甲手术史,了解手术的方式、范围等情况。这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因手术导致空鼻症的可能至关重要。例如,明确患者是否接受过鼻甲部分切除术,以及手术中鼻甲切除的比例等。
(二)体格检查
进行鼻腔专科检查,观察鼻腔黏膜的状态,包括是否有干燥、结痂、黏膜萎缩等情况;检查鼻腔的通气情况,可通过前鼻镜或鼻内镜等检查手段,查看鼻腔的宽敞程度等结构改变。例如,鼻内镜检查能清晰观察到鼻腔内部的详细结构,有助于判断鼻甲切除后的残留情况以及鼻腔黏膜的病变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鼻部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鼻腔的骨质结构以及鼻甲切除后的残留情况等,辅助诊断空鼻症。通过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鼻腔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为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五、空鼻症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鼻腔保湿: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滴鼻剂等保持鼻腔湿润,缓解鼻腔干燥症状。生理盐水可以帮助清洁鼻腔,补充水分,减轻鼻腔黏膜的干燥程度。例如,每日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喷鼻,可改善鼻腔干燥状况。
2.药物治疗:使用一些促进鼻腔黏膜修复的药物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目前有一些药物可能对鼻腔黏膜的修复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要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相关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腔缩窄术等,但手术治疗需要非常谨慎评估,因为手术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鼻腔缩窄术是通过缩小鼻腔的空间,改善患者鼻腔通气过度等症状,但手术操作需要精确,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权衡手术的收益和风险。
六、特殊人群空鼻症相关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鼻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发生空鼻症相关情况,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在儿童鼻腔手术时需极其谨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一旦出现疑似空鼻症的表现,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鼻腔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空鼻症相关症状的耐受和应对能力与成人不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鼻腔黏膜等组织修复能力较弱。在诊断和治疗空鼻症时,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保守治疗时要选择对老年患者身体影响较小的方法,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因为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较高。
(三)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若发生空鼻症相关问题,治疗时要充分考虑生理时期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对胎儿或婴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手术治疗也要根据生理时期的具体情况谨慎决策,要综合考虑母婴的健康状况,以保障女性患者在特殊时期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