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潜血阳性
尿潜血阳性指尿常规检见尿液有红细胞但肉眼看不出颜色变化,正常尿液无或极少红细胞,出现则需查因。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和全身性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超声、尿常规复查及尿红细胞形态分析、肾功能检查等,诊断需结合症状、病史及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应对要针对不同原因处理,如肾小球肾炎依病情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依情况处理,泌尿系统肿瘤多手术治疗等。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不同人群复查有别。
一、尿潜血阳性的定义
尿潜血阳性是指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液里有红细胞,但肉眼看不到尿液颜色有变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一般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红细胞,当检测结果显示尿潜血阳性时,提示尿液中有红细胞存在,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二、尿潜血阳性的常见原因
1.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损伤,使得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红细胞可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例如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上,引起炎症反应,破坏滤过膜结构,导致尿潜血阳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患肾小球肾炎可能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如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成年人则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从而引起出血,导致尿潜血阳性。不同性别都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在结石的好发部位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女性尿道较短,结石相对男性更易排出,但也可能因其他因素形成结石。生活方式中,饮水少、运动量少等可能增加结石形成风险,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更容易再次出现尿潜血阳性情况。
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且肿瘤表面的组织容易坏死、脱落,导致出血进入尿液,引起尿潜血阳性。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膀胱癌等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有泌尿系统肿瘤家族史的人也需要更加关注尿潜血情况。
2.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像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容易出血,尿液中也可能出现红细胞,表现为尿潜血阳性。不同年龄的血液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患白血病可能有发热、贫血、出血等多种表现,成年人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有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血液病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异常,尿潜血阳性时需要综合考虑血液疾病的病情来进一步处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累及肾脏等多个器官,导致肾脏损伤,出现尿潜血阳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患者相对较多,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病情活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三、尿潜血阳性的检查与诊断
1.进一步检查项目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结石、肿瘤等病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超声检查的操作和观察重点有一定差异,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辐射,要轻柔操作。
尿常规复查及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复查尿常规确认尿潜血阳性情况,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有助于区分是肾小球源性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多提示肾脏本身的病变;如果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原因引起。
肾功能检查: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等情况,对于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人群肾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肾功能还在发育中,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来评估。
2.诊断流程:首先通过尿常规发现尿潜血阳性,然后结合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腹痛等)、病史(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等病史),进一步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尿红细胞形态分析、肾功能等检查,从而明确导致尿潜血阳性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诊断。
四、尿潜血阳性的应对与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原则
如果是肾小球肾炎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相应治疗,比如一般治疗包括休息等,若是免疫炎症反应为主的情况,可能会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同年龄的患者用药选择和剂量等有严格要求,儿童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如果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要考虑其身体承受能力等,儿童要避免过度创伤性的治疗。
如果是泌尿系统肿瘤引起:多需要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确定。
2.患者的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方面: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尿潜血阳性,都要注意适量饮水,保持每天充足的尿量,有助于冲洗泌尿系统,减少结石等形成风险,也有利于观察尿液情况。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要遵循全身性疾病的生活注意事项,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要注意避免感染等诱发病情活动的因素。
定期复查:尿潜血阳性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同原因引起的尿潜血阳性复查间隔时间可能不同,比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需要较短时间复查,观察病情是否有进展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复查了解结石排出情况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复查时要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和检查结果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