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怎么回事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因多种原因致股骨头血供受损引发相关病变,常见病因有创伤、药物、酒精及其他疾病等,临床表现有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基本概况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又称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供受损,进而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随后引发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股骨头血运受阻,导致骨组织营养供应中断,骨细胞缺血、凋亡等相关。
二、常见病因
1.创伤因素
儿童:多因髋关节周围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等,骨折可损伤股骨头的血供血管,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骨折后血运恢复相对困难,更易引发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例如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成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创伤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股骨头的血管,导致股骨头血供障碍。如髋关节脱位后,关节内的血管可能受到牵拉、压迫,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2.药物因素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病因之一。糖皮质激素可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脂肪栓塞,堵塞股骨头的血管;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进而影响股骨头血供。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且使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3.酒精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脂代谢紊乱,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形成脂肪栓子堵塞股骨头的血管;同时,酒精还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长期大量饮酒者,无论男女,股骨头坏死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男性,可能与男性饮酒相对较多等因素有关。此外,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合并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增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
4.其他因素
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减压病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可累及血管,影响股骨头血供;减压病是由于潜水等高压环境后减压不当,体内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可导致股骨头等部位缺血坏死。
年龄与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发病可能与生长发育及创伤等因素相关,成人中男性相对更易患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可能与男性生活方式、职业等因素有关,如男性从事某些需要长期站立、负重或接触高危因素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疼痛:早期多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可放射至臀部或膝关节,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休息时也可出现疼痛。
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受限,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某一方向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多个方向活动均受影响。
跛行:由于疼痛和关节功能受限,患者可出现跛行,病情严重时跛行明显。
2.体征
髋关节压痛:腹股沟中点附近可有明显压痛。
髋关节活动度检查:可发现髋关节各方向活动范围减小,如屈曲、外展等活动受限。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股骨头密度改变、囊性变、塌陷等表现。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股骨头的形态、结构,但对于早期病变敏感性相对较低。
磁共振成像(MRI):是早期诊断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法。MRI可发现股骨头内早期的缺血、坏死改变,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可出现双线征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观察股骨头的骨质结构、囊性变等有一定价值,可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限制负重:通过拄拐杖、使用轮椅等方式,减少股骨头的负重,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早期患者,限制负重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可延缓股骨头塌陷的时间。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骨修复的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手术治疗
股骨头髓芯减压术:通过钻孔减压,降低股骨头内的压力,改善血供,适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股骨头置换术:对于病情严重、股骨头塌陷明显的患者,可考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掌握。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特别注意尽量保留自身股骨头,促进股骨头的生长发育。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儿童的生长潜力、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优先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髓芯减压等,同时要密切观察治疗后的股骨头发育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治疗的安全性。手术治疗时需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同时,术后康复需更加注重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考虑到妊娠等特殊情况对病情的影响。如果正在接受治疗,需与医生充分沟通生育计划等问题,在药物使用等方面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康复过程中,需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适当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
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这类患者本身有患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高风险,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外,需密切关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但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避免因激素减量过快导致原发病病情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