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类型,由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慢性炎症刺激致淋巴组织增生、黏膜肥厚等病理改变,局部因素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长期烟酒过度、职业因素等,全身因素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有异物感、疼痛、干燥瘙痒、分泌物增多等,通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诊断,治疗需去除病因(治疗局部疾病、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全身疾病)和局部治疗(药物、物理治疗),儿童、老年人及有全身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治疗需特殊考量
一、肥厚性咽炎的定义
肥厚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类型,又称为慢性增生性咽炎或结节性咽炎。它主要是由于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黏膜肥厚等病理改变。
二、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
1.局部因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急性咽炎若没有得到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部组织,就容易迁延发展为肥厚性咽炎。例如,儿童时期如果经常反复发生急性咽炎,由于儿童咽部淋巴组织丰富,相对更容易发展为肥厚性咽炎。
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鼻腔、鼻窦的炎症产生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可引发肥厚性咽炎。比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鼻腔分泌物不断流向咽部,就增加了患肥厚性咽炎的风险,这在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
长期烟酒过度: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刺激咽部黏膜,破坏咽部的正常生理环境,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引发淋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长期吸烟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相比不吸烟人群患肥厚性咽炎的概率更高;过量饮酒者也面临着同样的风险。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职业环境的人群,如教师、化工厂工人等,咽部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易患肥厚性咽炎。教师由于长时间用嗓,同时可能处于粉尘较多的教学环境中,双重因素作用下更易发病。
2.全身因素
慢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炎症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容易引发肥厚性咽炎。例如患有贫血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不佳,咽部组织的修复和抵抗能力降低,容易受到炎症侵害。
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时,咽部的免疫防御机制失调,也可能引发肥厚性咽炎。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比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咽部容易出现炎症反应并逐渐发展为肥厚性咽炎。
三、病理改变
咽部黏膜充血增厚,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突起,在咽后壁上形成多个颗粒状隆起,严重时咽侧索也增厚。
四、临床表现
1.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可能因个体对异物感的敏感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比如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描述,但会表现出频繁清嗓等行为;成年人可能会更明确地表达咽部有异物感。
2.咽部疼痛:一般为轻微疼痛,在过度用嗓、受凉等情况下可能会加重。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不同,有的患者仅感觉稍有不适,有的患者可能疼痛相对明显一些。
3.咽部干燥、瘙痒:患者自觉咽部干燥,常需频繁饮水缓解,同时可能伴有咽部瘙痒感,容易引起刺激性咳嗽。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咽部的分泌功能可能减弱,更容易出现咽部干燥的情况;而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咽部瘙痒的症状。
4.分泌物增多: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甚至会咳出少量黏痰。儿童由于咳嗽反射相对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分泌物积聚在咽部引起不适的情况。
五、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或融合成块,咽侧索增厚等典型表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检查时可能因配合程度不同而影响观察效果,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配合检查。
2.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咽部不适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否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是否有鼻腔鼻窦疾病史、职业接触史、全身慢性疾病史等。通过全面的病史询问来综合判断可能的病因。
六、治疗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1.去除病因
治疗局部相关疾病: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等局部病灶,如果存在慢性鼻窦炎,可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改善生活方式:劝导患者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物。对于教师等长期用嗓的职业人群,要建议合理用嗓,避免过度用嗓。
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对于患有贫血、消化不良等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全身状况,从而有助于咽部炎症的控制。
2.局部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以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还可局部涂抹药物,如碘甘油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但要注意治疗的适度,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咽部黏膜损伤过度。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在检查时尽量安抚儿童配合,治疗时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方法;老年人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在治疗时要关注其全身状况,评估治疗方案对全身的影响,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有全身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在治疗肥厚性咽炎时,要同时兼顾原发病的治疗,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