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性脑病患者,怎么处理

来源:民福康

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与监测(去除诱因、监测病情)、营养支持(保证能量供应、调整蛋白质摄入)、药物治疗(减少肠道氨产生与吸收、促进体内氨代谢、使用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人工肝治疗(适用情况、治疗风险与监测)、肝移植(适用人群、术后管理),需根据不同年龄、基础病史等调整相关措施,关注各环节风险与监测及术后综合管理等。

一、一般治疗与监测

1.去除诱因:积极寻找并去除肝性脑病的诱因至关重要,如控制感染,若存在肠道感染等情况,需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密切监测血钾、血钠、血氯、血pH等指标,及时调整以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大量放腹水等操作,若因病情需要放腹水,需注意速度和量并加强后续监测与支持。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需根据其生理特点调整相关处理措施,比如儿童患者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差,更要严格把控电解质监测及调整的精度;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肝脏疾病病史,要格外关注基础病对诱因去除及整体病情的影响,在处理诱因时需综合考量基础病的状态。

2.监测病情: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方式进行评估;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如肌张力、腱反射等;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电解质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患者的监测频率和重点略有差异,儿童患者由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更频繁地监测意识及生命体征;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肝性脑病反复发作史,要重点关注血氨等与肝性脑病密切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

二、营养支持

1.能量供应:保证患者足够的能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供能物质,每日热量供给一般约126~167kJ/kg(30~40kcal/kg),通过口服、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提供。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能量需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能量供给量;有肝脏疾病基础的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更要精准把控能量供给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2.蛋白质摄入:急性肝性脑病患者短期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可暂给予无动物蛋白的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宜;慢性肝性脑病患者可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保证蛋白质的合理供给以维持机体氮平衡。不同年龄患者对蛋白质摄入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在限制蛋白质摄入时要注意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有特殊病史且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蛋白质摄入的调整需更加谨慎,需综合评估其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来确定合适的蛋白质摄入量。

三、药物治疗

1.减少肠道氨产生与吸收:可使用乳果糖,它能酸化肠道,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乳果糖的作用机制是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产尿素酶的细菌生长,减少氨的生成并促进氨的排出;还可使用乳梨醇,其作用类似乳果糖,通过酸化肠道发挥减少氨吸收的作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乳果糖等药物时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使用乳果糖时要注意其对血糖的影响,因为乳果糖含有一定糖分,需监测血糖变化。

2.促进体内氨代谢:可以使用鸟氨酸门冬氨酸等药物,它能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鸟氨酸门冬氨酸进入人体后,能与氨结合形成尿素和鸟氨酸,从而降低血氨水平。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代谢差异,儿童患者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速度与成人不同,需调整用药相关策略;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鸟氨酸门冬氨酸时要注意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3.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可用于部分肝性脑病患者,但需注意其使用禁忌证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氟马西尼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神经系统反应,因为这类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普通人群不同。

四、人工肝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肝性脑病患者,可考虑人工肝治疗,如血浆置换等,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来改善病情。不同年龄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要考虑其机体对治疗的耐受能力,儿童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在进行人工肝治疗时需严格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凝血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处理,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治疗风险与监测:人工肝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过敏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存在肝性脑病情况),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要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谨慎选择治疗时机和方案,体现人文关怀。

五、肝移植

1.适用人群:对于终末期肝病导致的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患者符合肝移植适应证且有合适供体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在评估肝移植适应证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儿童患者若符合肝移植条件,要充分考虑其术后的生长发育及长期预后;有其他重要脏器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肝移植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2.术后管理:肝移植术后需要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等综合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排斥反应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因为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面对免疫抑制治疗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心理调适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其康复至关重要。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为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大量的放腹水,大量的利尿、消化道出血以及饮食不当,如食用高蛋白的饮食,大便又不通畅,这样就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肝性脑病发生,主要是血氨的升高,如何去减少血氨的吸收。因此,要保证大便通畅,必要时要进行乳果糖的服用,甚至灌肠。口服
肝性脑病前驱期的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病造成的代谢紊乱,因此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前驱期表现有:1、性格变化,病人由外向型逐渐变为内向型,不愿和人沟通。2、表现出意识障碍,表现有概念不清、人物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等等。3、睡眠习惯发生改变,该病在起病时多可急可缓,而大部分的前驱期表现多为短暂的
肝性脑病的诱因?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诱因多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低钾性碱中毒,比如大量利尿排钾,呕吐、腹泻等。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或者是含氮的药物。三,低血容量和缺氧,大量消化道出血、排放大量腹水、过度利尿等等,可以使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素的耐受性。四,感染,可以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产氨量。五,便秘。六,其他镇静安眠药物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第一,食入过多的含蛋的物质,比如说高蛋白饮食,大量的鸡蛋鸡汤鸭汤。第二,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缺血缺氧低循环。第三,不恰当的利尿剂所造成的低钾低乳性碱中毒。第四,长期的便秘。第五,感染,特别是腹水的感染。第六,低血糖也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等等。肝脑病的诱因,肝性脑病的治疗非常的
肝性脑病如何处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首先可以给它一个持续吸氧,稳住病人的生命征;此外可以口服一些乳果糖,让病人大便保持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然后还可以给一些假性递质的输注;同时对肝性脑病的原发病进行一个治疗。寻找诱因,有感染一定要控制感染。
肝性脑病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又叫肝性昏迷,是肝病的终末期状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行为异常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扑翼样震颤,可以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患者掌-指及腕关节可表现出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表现出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随手指的侧位动作,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但并不是所有
肝性脑病患者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支链氨基酸、肠道非吸收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消除病因。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如果病情非常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肝移植术、人工肝治疗术等。临床上建议本身存在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立
肝性脑病治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一般不能被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去除诱因、降低血氨、肝移植等方法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肝性脑病患者在确诊后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乳果糖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清除肠道内毒素;其次,也可以采用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治疗,避免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减少产氨细菌的数量。
肝性脑病该如何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乳果糖,以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L-鸟氨酸等药物,降低血氨。另外,对于急性、亚急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对于难治性肝性脑病,在伴有肝衰竭的情况下,可以做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以下几点:第一,患者需要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食。第二,患者应选择食用低脂、低盐、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胡萝卜、香菇、芹菜、西兰花、西红柿、鲫鱼、虾仁、酸奶、猕猴桃、橙子、苹果、草莓等。第三,患者应忌烟忌酒,不宜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宜剧烈
什么是肝性脑病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轻度肝性脑病时,患者可能只会出现单纯的性格改变,如果病情严重,便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昏睡、昏迷状态。一旦出现肝性脑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正规、合理、规范治疗。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性疾病导致中枢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最直接的症状是患者性格、行为的改变。比如平常患者话不多多,突然说话没完没了,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或患者平时话特别多,突然不爱说话,变得比较沉默。出现这类情况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早期肝性脑病是可以逆转的,一旦进入昏迷期,逆转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出现肝性脑病要及时就诊,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因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导致的肝性脑病,要对症进行正规的治疗;如果是酒精性的肝病引起的,要监督患者戒酒;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肝性脑病,一定要先把这种药停掉,再进行专业的治疗。肝性脑病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还可以做去氨治疗。通过灌肠降低肠道毒素的吸收,进行保
肝性脑病分期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期:第一、第一期,即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和行为的异常。第二、第二期,即昏睡前期。往往会表现为明显的行为异常和认知的轻度障碍。第三、第三期,即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能够被唤醒。第四、第四期,即昏迷期,也是最重的一期。往往会表现为昏睡不易唤醒。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并发症,其与血氨升高有关。当发生肝性脑病时,饮食以鸡蛋白为主,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到1克左右,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汁、豆腐等豆类食物。对于脂肪类、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制,适量摄入即可。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所以尽量不要吃硬质食物,如煎饼、大饼等,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游离的氨含量过多,并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刺激性,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行为改变、甚至是肝性昏迷等症状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溶液灌肠进行缓解,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氨的药物或者有肝毒性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排便通畅,减少体内氨的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