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需要做手术吗
腺样体肥大的评估需考虑症状严重程度、病程时长和年龄因素,症状严重、长期反复发作且保守治疗无效、符合手术指征的儿童(3岁以上优先考虑)等可考虑手术,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难解决结构问题,手术常用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需选择合适时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患者术后或评估手术时需特殊注意。
一、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做手术的评估因素
(一)症状严重程度
1.呼吸方面
若患儿长期出现明显的鼻塞,导致张口呼吸,甚至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打鼾且鼾声较大的情况,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身高、智力等方面可能因睡眠缺氧而受影响),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考虑手术。例如,有研究表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长期张口呼吸会使患儿睡眠时氧分压下降,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发育过程。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鼻腔相对狭窄,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塞可能更易导致呼吸困难,若经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评估手术可能性。
2.耳部方面
腺样体肥大引发分泌性中耳炎,且经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等)效果不佳,反复出现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时,需考虑手术。因为腺样体与咽鼓管咽口关系密切,肥大的腺样体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通气引流,长期如此会对儿童的听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听力受损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
(二)病程时长
1.长期反复发作
如果腺样体肥大导致的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6个月,且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如鼻腔喷药、口服药物等)效果不明显,就需要综合评估手术的必要性。例如,一些患儿反复出现鼻窦炎,伴有脓涕、鼻塞等症状,经多次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复发,此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
对于慢性病程的腺样体肥大,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导致面部发育异常,如出现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这种情况即使症状相对不是特别严重,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矫正面部发育异常以及改善呼吸等问题。
(三)年龄因素
1.儿童不同年龄段
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若符合手术指征,可考虑手术治疗。因为3岁以后腺样体开始逐渐萎缩,但如果在这之前就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也不应一味等待萎缩,而应及时干预。对于婴儿期的腺样体肥大,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因为婴儿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青春期后的腺样体肥大相对较少见,若出现相关症状,也会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手术,但青春期后的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手术风险相对儿童期可能降低。
二、保守治疗的情况及局限性
(一)保守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缩小腺样体体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水肿。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年龄限制,一般2岁以上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过,单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呼吸障碍等问题可能效果有限。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例如孟鲁司特钠,对于伴有过敏因素的腺样体肥大可能有一定作用,可减轻鼻塞等症状,但对于腺样体本身的缩小作用相对较弱。
2.抗感染治疗
当腺样体肥大合并细菌感染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情况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明确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等。但抗感染治疗只是针对感染的对症处理,并不能使腺样体缩小,对于因腺样体肥大本身引起的结构异常问题无法解决。
(二)保守治疗的局限性
保守治疗通常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腺样体肥大的结构问题。对于严重影响呼吸、睡眠及生长发育的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例如,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单纯药物治疗很难迅速改善气道梗阻的状况,需要及时考虑手术干预来解除气道梗阻。
三、手术治疗的方式及相关情况
(一)手术方式
1.腺样体切除术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腺样体的位置和范围,然后使用器械将腺样体切除。这种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用内镜的良好视野准确切除腺样体组织。
还有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等,但现在经鼻内镜下手术应用更为广泛,因为其具有更好的可视性和精准性。
(二)手术时机选择
当患儿符合手术指征,如存在严重的呼吸、耳部等相关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在患儿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例如,患儿没有急性感染等手术禁忌证时,就可以安排手术。对于存在贫血等基础疾病的患儿,需要先纠正基础疾病,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在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出血。同时,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打鼾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在饮食方面,术后初期应给予温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的食物,防止刺激手术部位引起出血或疼痛。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加强护理,避免其剧烈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腺样体肥大患者,在评估手术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确保手术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对于患有哮喘的患儿,要在哮喘控制平稳的情况下考虑手术,避免手术刺激诱发哮喘发作。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风险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