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与肠肿瘤区别

来源:民福康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异常生长组织,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各年龄段可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肠道炎症病史等有关,多无症状,大息肉可致腹痛等,靠结肠镜等诊断,发现多需切除,预后视情况而异;肠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中老年常见且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与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病变病史等有关,早期无症状,进展期有多种症状,靠多种检查诊断,治疗依分期而定,早期手术预后较好,中晚期综合治疗预后较差,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及预后有差异,家族遗传病史者亲属需监测筛查。

一、定义与性质

1.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它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是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隆起性病变,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等不同类型,肿瘤性息肉有一定癌变潜能,但从息肉发展为癌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肠息肉,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有升高趋势,比如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肠息肉相关问题。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息肉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这样的饮食结构不利于肠道健康,影响肠道正常的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容易导致肠黏膜异常增生。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息肉发生几率比一般人群高,炎症长期刺激肠黏膜,容易引发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息肉。

2.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肠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如肠腺瘤样息肉中的某些类型若不及时处理可能恶变;而肠恶性肿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肠癌,是源于肠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会不断增殖并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

年龄方面:肠癌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明显升高,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饮酒对肠道黏膜的刺激、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等都可能影响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诱发肿瘤。有肠道癌前病变病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的人群,发生肠肿瘤的风险极高,这类人群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

二、临床表现

1.肠息肉:大部分肠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肠道疾病检查时发现。部分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血等,便血一般量较少,多为大便表面带血。如果是某些特定部位的较大息肉,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等情况,但相对较少见。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肠息肉相对少见,若出现肠息肉可能表现为便血等,需引起重视;老年人群肠息肉可能因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有肠道炎症病史的人群,其肠息肉引起的症状可能会与炎症症状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2.肠肿瘤:早期肠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量一般逐渐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消瘦等症状。当肿瘤发生转移时,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肝转移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

中老年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肠肿瘤可能;年轻人群出现不明原因的肠道症状,也不能排除肠肿瘤,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等高危因素时。有肠道癌前病变的年轻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肠道症状变化,因为这类人群发病风险较高。

三、诊断方法

1.肠息肉:主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来确诊,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等情况,还可以在结肠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等。此外,钡剂灌肠检查也可以发现较大的息肉,但相对结肠镜准确性稍差。

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其耐受性等情况,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以保证检查顺利;老年人群如果有基础疾病,需要评估检查风险,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有肠道炎症病史的患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肠道损伤。

2.肠肿瘤:除了结肠镜检查外,还可以通过大便潜血试验、血液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等)检测来辅助诊断,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转移等情况。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活检,通过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等。

对于中老年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包括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年轻高危人群如有家族遗传病史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进行相关检查。有肠道症状的患者,不管年龄大小,都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尤其是有报警症状(如便血、消瘦、腹痛等持续不缓解)时要尽快就医。

四、治疗与预后

1.肠息肉:一般发现息肉后建议及时切除,可通过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尤其是非肿瘤性息肉切除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肿瘤性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存在一定复发和癌变可能。

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有差异,儿童术后要注意观察肠道恢复情况,保证营养支持;老年人群术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同时要加强康复护理。有肠道炎症病史的患者,术后要注意控制炎症,减少息肉复发风险。

2.肠肿瘤: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而定,早期肠癌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中晚期肠癌可能需要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差。

年龄较大且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等治疗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手术收益等;年轻患者则需要更积极地治疗,同时要关注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和未来生育等方面的影响。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肠肿瘤患者,其亲属也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和相关筛查,因为这类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息肉
肠息肉一般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肿瘤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肠肿瘤早期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粘液便、腹部包块、便秘或者腹泻等情况。一般在进食后,腹痛、腹胀的症状会出现明显的加重,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等情况。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抵抗力会出现下降,经常感觉周身乏力,还可能会出现贫血,需要及时
肿瘤怎么检查出来?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小肠肿瘤可以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餐检查进行诊断。小肠肿瘤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可为隐痛、剧烈绞痛,也可伴有腹泻、食欲不振症状;也会存在肠道出血,表现为间断发生柏油样便、血便等。其次还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以及包块等症状。单纯的通过临床症状并不能完全诊断小肠肿瘤,还需要给予X线钡餐检查,同时也需要测定尿中
十二指肿瘤严重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总体而言,十二指肠肿瘤比较严重。 十二指肠肿瘤主要是指发生在人体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肿瘤性质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由于十二指肠所处的位置本身就比较特殊,在正常情况下,上连接着胃,下连接着空肠,周围还有胆道、胰腺等较为重要的脏器组织,所以在此处发生肿瘤相对比较严重,治疗起来也非常麻烦。但如果是体积
肿瘤5cm会是良性的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肿瘤5cm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根据肿瘤类型分,如果患者检查显示为直肠腺瘤、直肠脂肪瘤等,考虑可能是良性的。按照病理组织学分型,如果检查显示为炎症性直肠息肉或增生性直肠息肉一般不考虑恶性,多以良性为主。但是如果检查是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此时直径为5cm说明体积已经很大,有切除的指
乙状结肿瘤好治愈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肿瘤是否能达到治愈的效果,需要根据乙状结肠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果是属于早期乙状结肠肿瘤的情况,此时患者身体状况较为良好,肿瘤也没有出现转移的状况,确诊之后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此外术后还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化疗以及放疗方法进行辅助
肿瘤的治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结肠良性肿瘤,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小,部分患者在内镜治疗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大,且患者已经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也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如果是结肠恶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尽量进行手术,术后医生会根据肿瘤分期辅以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
肿瘤全部切除是不是就没事了?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肿瘤全部切除不一定就没事。对于早期的结肠肿瘤,如果肿瘤还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时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效果。但对于晚期的结肠肿瘤,即结肠癌,术后有一定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所以不是肿瘤完全切除后就一定没事。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后,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等,以降低其
肿瘤症状有哪些?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肠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症状也有所区别,比如大肠息肉,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胀、便血等,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堵塞肠腔诱发肠梗阻,使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症状;大肠癌,表现为痢疾样脓血便、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腹泻与便秘交替、右腹钝痛等;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
炎性肠息肉特征?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在内镜下面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炎症性的肠息肉的外观是比较光滑的,周围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晰的,此外它的蒂也是比较短的。炎症性的肠息肉会造成病人表现出腹痛和大便性状的改变。
膀胱肿瘤早期一般多大?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对于早期膀胱肿瘤大小没有明确的数值判断,主要是根据肿瘤细胞浸润深度进行分期。对于早期膀胱肿瘤,则说明患者病情程度相对较轻、症状不明显,应及时通过手术切除方式治疗,必要时可联合放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从而对周围正常组织、脏器等造成影响。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多摄入富含能量、营养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乙状结肿瘤好治愈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肿瘤是否好治愈,需要根据肿瘤具体性质作出分析判断。临床上,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经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一般复发几率也比较小。但如果是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如乙状结肠癌,早期通过手术可以治愈。但是如果是中晚期,想要彻底治愈就比较困难,需要进行手术以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是容易复发转移。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