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治疗
糖尿病足的诊疗需全面评估病情,包括一般情况、足部、血管及神经等;控制血糖要根据个体制定目标并选择合适降糖方案;创面处理要清洁创面、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可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要合理饮食并补充营养物质;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妊娠期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与护理。
一、评估与诊断
1.全面评估病情
一般情况:需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血糖水平、血压、心率等。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有所差异,儿童糖尿病患者需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调整血糖范围;老年患者则要兼顾避免低血糖风险。例如,年轻糖尿病患者血糖一般控制在空腹4.4~7.0mmol/L,非空腹≤10.0mmol/L;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至空腹≤7.8mmol/L,非空腹≤11.1mmol/L。同时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情况,长期高糖饮食、运动不足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进而影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足部检查:细致检查足部皮肤温度、颜色、有无溃疡、破损、感染迹象等。观察足部皮肤是否有色泽改变,如苍白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发绀提示静脉回流障碍;触摸足部温度,若温度降低可能存在血管病变。还需检查足部感觉,通过音叉试验等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和痛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增加足部受伤风险。
血管及神经评估: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血管情况,了解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病变情况,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血管病变会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足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神经病变会使患者对足部损伤感知迟钝,容易忽视微小创伤而发展为糖尿病足。
二、控制血糖
1.血糖管理目标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理血糖控制目标,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一般为<7%,但需考虑年龄、并发症等因素调整。年轻患者可尽量接近正常范围以减少长期并发症风险;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风险较高者,HbA1c目标可适当放宽至<8.0%。
降糖方案选择:可选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但需注意其对肾功能等的影响;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存在急性并发症等情况时需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例如,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来维持血糖稳定,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早期愈合。
三、创面处理
1.清洁创面
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液体清洁创面,去除创面的异物、坏死组织等。生理盐水清洁可避免对创面进一步刺激,保持创面清洁环境,减少感染机会。对于有感染迹象的创面,清洁时可加入适量抗菌溶液,但需根据创面培养结果选择合适抗菌溶液,如存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考虑使用含相关抗菌成分的溶液。
2.控制感染
创面感染评估:通过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判断感染情况,同时可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菌类型。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如创面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生素,但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
局部抗感染措施:对于轻度感染创面,可局部使用抗菌敷料;对于较严重感染创面,可能需要系统应用抗菌药物,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例如,创面出现明显脓性分泌物、红肿范围扩大等情况时,需及时系统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四、改善循环
1.药物改善循环
可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改善下肢血管循环。前列腺素类似物能扩张血管,增加足部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2.物理治疗改善循环
体外反搏:通过体外反搏装置增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体外反搏适用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足部缺血情况。
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氧含量,促进创面愈合。高压氧治疗可增加血氧分压,改善缺血组织的氧供,有利于糖尿病足早期创面的修复,但需注意治疗禁忌证,如未经控制的癫痫、气胸等患者不宜进行高压氧治疗。
五、营养支持
1.合理饮食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均衡饮食。糖尿病足患者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促进组织修复,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根据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种类和量,以维持血糖稳定。例如,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杂豆类等,有助于控制血糖且提供饱腹感。
2.补充营养物质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等。维生素B族对神经修复有一定帮助,微量元素锌等有助于创面愈合。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避免过量补充导致不良反应。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改善循环药物时需注意与降压药等的相互影响,同时老年患者对低血糖耐受性差,在血糖控制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事件。
2.儿童患者
儿童糖尿病足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更加谨慎处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如保持足部清洁、选择合适鞋袜等,避免足部受伤。
3.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时需兼顾胎儿安全。降糖药物选择需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降糖方案,如饮食运动控制为主,必要时选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胰岛素治疗。创面处理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密切监测母婴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