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关节炎的症状
髌骨关节炎的症状、不同程度表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包括疼痛(早期活动后、中期休息时、晚期持续剧烈)、肿胀(轻度活动后、中度明显、重度严重)、活动受限(屈伸受限、卡顿感、打软腿)、摩擦感(早期轻微、中期明显伴痛、晚期强烈剧痛);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避免劳累、运动适度、注意保暖并及时就医;肥胖人群应控制体重、选低压力运动、减少久站行走;运动员要注意姿势、做好热身拉伸、及时治疗康复;绝经后女性要补钙维D、适度运动、不穿高跟鞋并及时检查治疗。
一、疼痛
1.早期疼痛:在疾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在上下楼梯、蹲下站起、长时间行走或膝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出现疼痛。这是因为在这些活动中,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增加,刺激了受损的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引发疼痛。例如,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需要承受更大的重量和压力,尤其是下楼时,髌骨所受的压力更为明显。
2.中期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发作的频率会增加,休息时也可能出现隐痛。这是由于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滑膜炎症加重,关节内压力改变,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比如,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因关节的微小移动或炎症介质的刺激而感到疼痛。
3.晚期疼痛:到了疾病晚期,疼痛会变得持续且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此时,关节软骨可能已经严重磨损,骨质增生明显,关节畸形也可能出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疼痛的加剧。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在轻微移动膝关节时就会引发剧痛。
二、肿胀
1.轻度肿胀:一般在活动后出现,外观上可能不太明显,但患者自己能感觉到膝关节周围有紧绷感。这是由于关节内的滑膜受到炎症刺激,分泌过多的滑液,导致关节腔积液,从而引起轻度肿胀。比如,患者在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会发现膝关节比平时稍显饱满。
2.中度肿胀:肿胀较为明显,膝关节外观变大,皮肤表面可能有轻度的发红。此时,关节内的炎症反应加重,滑膜增生,积液增多。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膝关节沉重,活动时有一定的受限。例如,患者可能会发现裤子在膝关节处变得紧绷,走路时膝关节有明显的异物感。
3.重度肿胀:膝关节严重肿胀,皮肤发亮,有时可伴有波动感。这表明关节内有大量的积液,可能还合并有其他病理改变,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患者的膝关节活动会受到严重限制,甚至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比如,患者可能需要借助拐杖或轮椅才能移动。
三、活动受限
1.屈伸受限:患者在弯曲或伸直膝关节时会感到困难,活动范围逐渐减小。早期可能只是在极限屈伸时出现轻微的受限,随着病情发展,屈伸的角度会明显变小。这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关节内粘连等因素,阻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将膝关节完全伸直,走路时呈现屈膝状态;或者在蹲下时,只能蹲到一定程度,无法完全蹲下。
2.卡顿感:在活动膝关节时,有时会感觉关节突然卡住,不能正常活动,需要活动几下才能恢复正常。这可能是由于关节内的游离体(如脱落的软骨碎片、增生的骨质等)卡在关节间隙中,阻碍了关节的运动。比如,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突然像被锁住一样,需要晃动一下膝关节,才能继续行走。
3.打软腿: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膝关节会突然发软,有要摔倒的感觉。这是因为髌骨关节炎导致股四头肌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下降,无法有效地控制膝关节的运动。例如,患者在上下楼梯时,可能会突然感觉膝关节无力,差点摔倒。
四、摩擦感
1.早期摩擦感: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能感觉到关节内有轻微的摩擦感或沙沙声,但通常没有明显的疼痛。这是由于关节软骨表面开始变得不光滑,在关节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的感觉。比如,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会听到轻微的“咯吱”声。
2.中期摩擦感:摩擦感会变得更加明显,声音也会增大,同时可能伴有轻度的疼痛。此时,关节软骨的磨损进一步加重,软骨下骨可能开始暴露,关节面的不平整更加显著,摩擦产生的力量也更大,从而导致摩擦感和疼痛的加重。例如,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会听到比较响亮的摩擦声,并且能感觉到关节内有明显的摩擦震动。
3.晚期摩擦感:摩擦感非常强烈,声音响亮,疼痛也会加剧。此时,关节软骨几乎完全磨损,骨质直接相互摩擦,对关节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患者在活动膝关节时会感到非常痛苦,并且关节的功能严重受损。比如,患者可能在屈伸膝关节时,能听到类似“嘎嘎”的刺耳声音,同时伴有剧烈的疼痛。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骼和关节的修复能力较弱,患髌骨关节炎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如长时间爬山、长跑等。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稳定关节。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凉,因为寒冷会使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炎症。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2.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重髌骨关节炎的症状。因此,肥胖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减轻体重。饮食上应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3.运动员:运动员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膝关节受到的损伤风险较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运动前后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活动,以减少关节损伤的发生。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进行休息和治疗。在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关节的功能。
4.女性: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快,患髌骨关节炎的风险会增加。因此,绝经后女性应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会改变膝关节的受力方式,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如果出现膝关节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