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遗尿症

来源:民福康

遗尿症是5岁及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机制涉及睡眠觉醒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膀胱功能异常;流行病学上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别且呈下降趋势,受遗传、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需与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鉴别;治疗包括非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膀胱训练、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非首选);儿童和青春期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综合干预可改善患儿遗尿情况。

一、定义

遗尿症是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一种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原发性遗尿症是指从婴儿期开始就存在的遗尿情况,没有过持续6个月以上的不遗尿期;继发性遗尿症则是指儿童曾经有过至少6个月的不遗尿期,之后又出现遗尿现象。

(一)发病机制

1.睡眠觉醒障碍:正常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被膀胱的膨胀刺激唤醒并醒来排尿。而遗尿症患儿可能存在睡眠觉醒障碍,不能及时感知膀胱的充盈刺激,从而导致在睡眠中排尿。例如,有研究发现遗尿症患儿在睡眠中唤醒阈值较高,对膀胱充盈的感觉不敏感。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ADH)可以调节肾脏对尿液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正常人在夜间分泌的ADH量增多,从而减少尿液生成。遗尿症患儿可能存在夜间ADH分泌不足的情况,导致夜间尿液生成增多,增加了遗尿的风险。多项研究表明,约80%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存在夜间ADH分泌相对不足的现象。

3.膀胱功能异常:部分遗尿症患儿存在膀胱容量小、膀胱不稳定等膀胱功能异常情况。比如,患儿的膀胱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储存足够量的尿液,或者膀胱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提前引发排尿冲动,进而导致遗尿。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发现,遗尿症患儿膀胱容量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且膀胱顺应性可能存在异常。

二、流行病学情况

1.不同年龄段患病率:5岁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患病率约为15%,10岁时降至5%左右,15岁时约为1%2%。男孩的患病率略高于女孩,这可能与男孩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神经系统发育相对女孩稍慢等因素有关。

2.发病趋势: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遗尿症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与儿童的神经系统、膀胱功能等逐渐发育成熟有关。但仍有少部分儿童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三、相关风险因素

1.遗传因素:遗尿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遗尿症病史,孩子患遗尿症的风险会增加;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症病史,孩子患病风险则更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病中占比较大,可能与相关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有关。

2.心理因素:儿童的心理状态对遗尿症的发生也有影响。例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环境中,如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突然变故、学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增加儿童患遗尿症的概率。因为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进而干扰正常的排尿控制。

3.生活方式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症。比如,睡前饮水过多、食用过多含水量大且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等),会使夜间尿液生成增多;白天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后没有得到适当休息等,也可能导致夜间睡眠过深,不易被膀胱充盈刺激唤醒,从而引发遗尿。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遗尿情况,包括遗尿的频率、每次遗尿的尿量、是否有夜间觉醒、白天排尿情况等;了解家族中是否有遗尿症病史;询问患儿的生长发育史、既往疾病史等。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以排除泌尿系统畸形、神经系统病变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遗尿。例如检查外生殖器发育情况、脊柱有无异常等。

辅助检查:可能会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的功能;对于部分患儿,还可能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

2.鉴别诊断

与泌尿系统感染鉴别:泌尿系统感染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排尿异常,但泌尿系统感染患儿除了可能有遗尿外,还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等异常。而遗尿症患儿尿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

与神经系统病变鉴别:一些神经系统病变如脊柱裂等也可能引起遗尿,但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明确鉴别。脊柱裂患儿可能伴有脊柱外观异常、下肢运动感觉障碍等表现,而遗尿症患儿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

五、治疗与干预原则

1.非药物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患儿的饮水习惯,白天适量饮水,晚餐后控制饮水量;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白天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睡眠觉醒障碍。

膀胱训练:指导患儿进行膀胱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等方式,增加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功能。例如让患儿在感觉有尿意时,尝试延迟排尿,每次训练逐渐增加延迟的时间。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儿沟通交流,让患儿树立克服遗尿症的信心。

2.药物治疗:对于部分遗尿症患儿可能会使用药物治疗,如去氨加压素等抗利尿激素类似物,但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并非首选,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遗尿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非药物干预措施应作为首选,且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状态等进行个性化调整。家长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鼓励,避免因为遗尿问题对儿童进行指责,以免加重儿童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

2.青春期患者:青春期患儿可能会因为遗尿问题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在治疗上,除了常规的干预措施外,要关注其生长发育带来的身体变化对遗尿症的影响,同时要注意避免因为使用药物等治疗手段对青春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遗尿症是一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疾病,通过详细的诊断、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大部分患儿改善遗尿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夜间睡眠时出现不自主排尿行为,常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遗尿症的原因有哪些?
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三甲
遗尿症的发生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例如睡前饮水过多、膀胱容量小、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不协调等,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例如养育方式不当、缺乏排尿习惯的训练、紧张、焦虑等,还有可能是疾病导致的,例如泌尿系统感染、脑发育不全、焦虑症、尿崩症等,不排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长期出现遗尿建议到医院就诊。平时要
八岁男孩尿床怎么回事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八岁男孩尿床考虑是遗尿症,引起原因分为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 1.基本病因 八岁男孩如果睡眠过深,睡觉前饮水过多,可能导致膀胱充盈不能觉醒,就会导致遗尿症;八岁男孩如果没有养成排尿习惯或是受到惊吓,也可引起遗尿症。此外,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遗尿症。 2.诱发因素 八岁男孩发生便秘或孩
30多的男性尿床正常吗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床是指遗尿症,30多的男性遗尿症正不正常,需根据发生频率、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男性出现遗尿症的次数较少,并且不伴随异常症状,此时属于正常情况,可能是过度疲劳、饮水过多等原因所致。但如果男性出现遗尿症的次数较多,伴随异常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现象,此时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是膀胱炎所致。患有
8岁孩子膀胱小晚上爱尿床怎么办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床指遗尿症,8岁孩子膀胱小晚上遗尿症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方式治疗,相关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鼓励孩子在白天和晚上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例如每隔2-3小时去上厕所,在晚间睡觉前2小时内减少孩子的液体摄入量,并确保孩子在就寝前清空膀胱。 2.药物治疗 若膀胱过小,可通过遵医嘱服用酒石
隐性脊柱裂能治好吗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隐性脊柱裂能治好。 隐性脊柱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脊柱畸形,大多数患者可能终身无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治愈。 首先,无症状的隐性脊柱裂患者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化。日常应注意保护脊柱,避免过度劳累
孩子老尿床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孩子老尿床可能与发育未成熟、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 1、发育未成熟 孩子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发育还没有成熟,就可能会因为逼尿肌过于舒张,在夜间时膀胱有尿液聚集后,自主排出,就会出现老是尿床情况。 2、精神因素 孩子存在恐惧、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时,可能会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可能会造成膀胱
遗尿症怎么治疗最好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遗尿症没有怎么治疗最好的说法,其治疗方法包括作息餐饮调节、排尿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 1、作息餐饮调节 应帮助患儿制定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比如睡前2-3小时限制液体和食物摄入、避免吃寒凉、高糖及含茶碱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尿床。 2、排尿行为治疗 帮助患儿培养规范的如厕习惯,比如白天规律排尿、
六岁小孩尿床正常吗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床即遗尿,六岁小孩遗尿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六岁儿童白天精神紧张焦虑或者是夜间的睡眠程度较深,便容易出现遗尿的症状,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六岁儿童出现遗尿,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遗尿症、发育迟缓以及遗传等因素导致的,属于不正常现象。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接受尿液检查、彩超检查、颅脑磁共
30多的男性尿床正常吗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床是指遗尿症,30多的男性遗尿症是否正常,需根据发生频率、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男性出现遗尿症的次数较少,并且不伴随异常症状,此时属于正常情况,可能是过度疲劳、饮水过多等原因所致。但如果男性出现遗尿症的次数较多,伴随异常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现象,此时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是膀胱炎所致。患有
大人遗尿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成人出现遗尿可能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因素有关,包括脑血管意外、基底节病变、多发性硬化以及颅内肿瘤等,也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时间酗酒、药物滥用等原因,会导致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还会伴有尿频、尿急、尿潴留等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平时精神压力过大、过于焦虑或是过度劳累等,
宝宝尿床原因小儿遗尿症是怎么引起的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遗尿症中医也称为遗尿,通常是由于下元虚寒、肾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会使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调,不能制约水道,从而造成遗尿。其次、脾肺气虚导致膀胱失约,也会引起遗尿。另外,肝经湿热、火热内迫、痰湿内蕴等因素,也会导致遗尿。
小儿遗尿症挂什么科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遗尿症可以挂中医科,也可以挂儿科、肾内科。小儿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的小孩入睡后还不能控制排尿,从而不自觉的尿床。孩子临床症状有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等,平时还易出汗,尤其夜间出汗多。小儿遗尿症的发病病因考虑是尿路感染、肾脏疾病、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隐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如果孩子是疾病因素
儿童遗尿症如何治疗
于力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遗尿症是采用综合治疗,首先是要做心理治疗,家长不应斥责孩子,遗尿是正常过程,要建议孩子在睡前减少饮水量。如果孩子尿床现象经心理治疗没有改善,则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是抗利尿剂。小儿发生遗尿的现象还有可能是过于紧张或者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的,家长应引导孩子在睡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激动。
小儿遗尿症治疗方法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干预,一般可以选用胆碱类药物,在用药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控制,对儿童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并且在入院前减少水分的摄入,在夜间应该唤醒小孩,让其小便,一般可以痊愈。如果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出现好转,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如果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遗尿症怎么治疗
王耀邦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需要家长与患儿的合作,家长应安排合理的学习制度,坚持排尿训练,训练患儿将排尿的间隔时间逐渐延长,每次排尿务必排尽。晚餐后应控制入水量,睡前排尿不宜过度兴奋。必要时可使用报警器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有曲安加压素。
遗尿症要怎么治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遗尿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好转,多数在十岁之前可以自愈,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如果遗尿比较频繁,主要是进行行为治疗,睡觉前尽量少喝水,夜间定时叫醒排尿,逐渐养成排尿的习惯,必要时可以使用抗利尿激素治疗。如果超过十岁症状仍然没有改善,需要进行检查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脊柱裂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