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足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由神经病变及末梢血管病变致下肢感染、溃疡等。发病机制与神经、血管病变相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有足部感觉异常、溃疡或坏疽等,且受上述因素影响;诊断时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一、糖尿病足的定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它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1.神经病变因素

年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者神经组织会发生一系列退变,如神经纤维变性、髓鞘脱失等,这会使患者对足部的感觉减退或丧失。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足部感觉迟钝,对足部的微小损伤不能及时察觉,从而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

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在糖尿病病程相同的情况下,男女患者神经病变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神经病变都会导致足部的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减退,使足部容易受到损伤而不自知。

生活方式: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足部卫生不良等会进一步加重神经病变对足部的影响。比如长期久坐不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加上神经病变,更易发生足部问题。

病史因素: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神经病变往往更严重。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代谢紊乱会逐步损伤神经纤维,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使得足部的感觉、运动等功能异常,增加糖尿病足发生概率。

2.血管病变因素

年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壁弹性下降,内膜增厚,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使得足部供血不足,组织营养供应受限,一旦有损伤就难以愈合,增加糖尿病足发生风险。

性别:在糖尿病患者中,男女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可能因激素等因素略有不同,但总体上血管病变都会导致足部供血减少。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下肢血管狭窄,只是具体的病变程度和表现可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加重下肢血管病变。高脂饮食会使血脂升高,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足部血液供应。缺乏运动也会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对足部的影响。

病史因素:糖尿病病史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管病变往往更严重。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加速血管狭窄和闭塞进程,使足部缺血情况更为严重,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和病情的严重性。

三、临床表现相关方面

1.足部感觉异常

年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更明显,足部感觉异常可能更为突出,如足部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更为常见和严重,对足部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显著下降。

性别:男女患者均可出现足部感觉异常,但在不同个体中表现程度可能不同。例如有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早出现足部轻微的麻木感,而男性患者可能在神经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明显感觉到足部感觉异常。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糖尿病患者,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且缺乏运动的患者,足部感觉异常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程度可能更重。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神经病变的进展,导致足部感觉功能更快出现障碍。

病史因素:糖尿病病史长的患者,足部感觉异常往往更严重且持续时间长。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慢性损伤使得感觉异常逐渐加重,并且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患者对足部状况的感知。

2.足部溃疡或坏疽表现

年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血液循环差,且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足部溃疡或坏疽,往往更容易发展为严重的感染、坏疽范围扩大等情况。例如老年患者足部的小溃疡可能很快就会因为供血不足和免疫力相对低下而加重,导致坏疽的发生。

性别:男女患者在足部溃疡或坏疽的发生表现上可能没有本质性别差异,但在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在相同病情下,女性患者可能对治疗的反应和康复进程与男性患者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以足部组织的坏死、感染等为主要表现。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注意足部卫生、长期行走过多等,更容易导致足部皮肤破损,进而发展为溃疡甚至坏疽。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足部受伤的机会,并且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促进溃疡和坏疽的发生发展。

病史因素:糖尿病病史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足部溃疡或坏疽的发生概率更高,且病情更难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影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使得足部一旦出现损伤就难以愈合,容易发展为严重的溃疡和坏疽。

四、诊断相关要点

1.临床检查方面

年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要特别注意其身体机能衰退的特点,在检查足部感觉、血管搏动等情况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反应迟钝、血管弹性差等因素,需要更细致地操作和判断。例如检查足部温度觉时,老年患者可能对温度变化的感知不灵敏,需要多次检查或采用更精准的方法。

性别:在诊断过程中,虽然性别本身不是诊断糖尿病足的关键因素,但在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男女患者在身体整体状况、对治疗的耐受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比如女性患者可能在一些药物治疗的反应上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但这不是诊断糖尿病足的特异性依据。

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情况,如是否吸烟、饮食结构等,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例如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要重点关注其血管病变情况,因为吸烟会加重血管损害,增加糖尿病足的诊断难度和病情严重性。

病史因素:详细询问糖尿病病史,包括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等,对于准确诊断糖尿病足至关重要。病史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患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病史因素对足部病变的影响,全面评估足部的神经、血管等状况。

2.辅助检查方面

年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身体耐受性问题。例如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血管造影可能对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影响,需要提前评估和做好相应准备。

性别:辅助检查结果的解读在男女患者中一般没有本质区别,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女性患者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某些检查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但这不是针对糖尿病足诊断的特异性差异。

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运动习惯等,在选择辅助检查时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下肢血管病变相对更明显,在进行血管相关检查时要重点关注下肢血管情况。

病史因素:结合病史因素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长期高血糖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在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时,要考虑到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损伤可能导致检查结果异常,从而更准确地辅助诊断糖尿病足。

了解疾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足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溃烂、感染性疾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糖尿病能不能吃萝卜和胡萝卜?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着蔬菜,并且除了营养十分丰富以外,其含糖量也很低,这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因此糖尿病病人吃胡萝卜并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大,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治疗起来现在难度还是很大,在地方上或者是有很多外科医生,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是长期不愈,因为糖尿病足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协助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医生,需要血管外科医生,需要骨科医生以及需要专门处理创面大夫进行综合治疗,不是说是单纯在某一个科室进行治疗就可以。因为现在在医院里对床位使用率或者是住院周期影响比较大,糖尿病足病人一般需要治疗
糖尿病保肢和截肢的治疗标准如何判断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保肢还是截肢还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病人保肢意愿比较强烈,然后结合着身体状况,然后才能给出治疗建议,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对于保肢意愿不是很强病人,可能是考虑截肢治疗,而对于保肢治疗意愿比较强,同时身体条件还可以情况下,因为进行保肢治疗得需要经过好多次手术才能够进行保肢,需要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下肢这种骨搬运
糖尿病与脚气鉴别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时导致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感觉减弱下肢血流减少,逐步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冷热感觉下降、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疼痛以及动脉减弱或消失等,容易合并溃疡、坏疽等症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皮肤病,表现为瘙痒、脱皮、干燥、干裂、水泡、糜烂等症状,要积极清除致病菌,防止复发。
糖尿病溃烂用什么药治疗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溃烂要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由于末梢血液循环严重下降导致的,营养的缺乏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支持。同时要进行基础的降糖治疗,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平稳,才能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吗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不能治疗好,只是控制不再继续发展,维持现状。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的严重慢性病,病情是不可逆的。当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下肢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远端外周微血管病变,可出现逐步溃疡、疼痛、坏阻等症状。建议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发生糖尿病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