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是什么病
肝炎病是肝脏炎症统称,由多种致病因素致肝脏细胞破坏、功能受损,有多种常见类型及特点,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消化道等症状及不同类型特殊表现,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和药物等原则,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肝炎有各自注意事项,需综合判断处理并关注特殊人群个性化措施保障健康
一、肝炎病的定义
肝炎病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的疾病。
二、肝炎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1.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为急性发病,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一般预后良好,不会慢性化,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全球约有2.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有高危性行为、接受输血或血制品等是风险因素。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经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血等,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多数患者感染后可转为慢性肝炎,且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
丁型肝炎:需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感染人体,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常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促进肝硬化的发生。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暴发流行多由于污染水源所致,散发多因食用污染食物引起,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孕妇感染戊型肝炎后病情较重,流产、死胎发生率高。
2.药物性肝炎: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与用药种类、剂量、疗程以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有关,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等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乏力、黄疸、食欲不振等肝损害相关症状需警惕。
3.酒精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男性相对更易发病,与饮酒量和饮酒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一般每日饮酒折合乙醇量超过40g,持续5年以上者易患酒精性肝炎,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也可引发急性酒精性肝炎。
4.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炎症,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10-30岁和40-60岁两个年龄段,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自身免疫调节异常有关,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自身抗体。
三、肝炎病的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
全身症状:乏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情较重时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尤其是病毒性肝炎急性期。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较为常见,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液分泌和代谢,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不同类型肝炎黄疸出现的时间和程度有所不同。
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脏肿大时可引起肝包膜牵拉,导致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等,按压肝脏时疼痛可能加重。
2.不同类型肝炎的特殊表现
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表现,肝掌是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尖部位发红,蜘蛛痣是皮肤上出现形似蜘蛛的红色血管痣,与雌激素灭活障碍有关;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肝脾肿大等表现。
自身免疫性肝炎: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有关节疼痛、皮疹等肝外表现,这与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其他器官有关。
四、肝炎病的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胆红素升高提示黄疸,白蛋白降低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等。例如,病毒性肝炎急性期ALT、AST常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至数十倍。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对于病毒性肝炎,检测相应病毒的抗原、抗体或核酸等标志物来明确病毒类型和感染状态,如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可确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载量。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检测到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肝脏有无肿大、质地改变以及有无肝硬化、肝内占位性病变等,如肝硬化患者B超可显示肝脏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增粗等。
CT或MRI检查:对于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评估肝脏病变程度等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变化。
五、肝炎病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肝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肝脏修复;慢性肝炎患者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调整活动量。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戒酒等。例如,酒精性肝炎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以减轻肝脏负担。
2.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如乙型肝炎可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丙型肝炎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有效率较高。
抗炎保肝治疗:使用一些药物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
免疫调节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自身免疫反应,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特殊人群的肝炎病相关注意事项
1.儿童肝炎
儿童感染病毒性肝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如黄疸程度、精神状态等,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用药时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等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儿童甲型肝炎,一般采取支持对症治疗,注意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保证营养供给促进康复。
2.孕妇肝炎
孕妇患肝炎时,如戊型肝炎,病情相对较重,流产、死胎发生率高,需加强孕期监测,包括肝功能、胎儿情况等,分娩时要做好隔离防护,防止母婴传播,产后注意观察产妇病情变化,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乙型肝炎孕妇,需在孕期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如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等,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3.老年肝炎
老年肝炎患者肝组织再生能力较弱,病情恢复相对较慢,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药物选择需兼顾基础疾病,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肝炎病是一类复杂的肝脏疾病,不同类型的肝炎病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同时要关注不同特殊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来保障患者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