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出现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
1、遗传因素
异位性皮炎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约7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风险为25%-50%;若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患病风险可高达70%。与皮肤屏障功能、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改变,会使个体更容易患上异位性皮炎。
2、免疫异常
异位性皮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处于过度活跃状态,以Th2/Th22型免疫反应为主。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变应原、病原体等均可诱导、加重Th2型免疫反应,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引发皮肤炎症。
3、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异位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缺陷,角质层中天然保湿因子含量降低,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变得干燥、粗糙。皮肤屏障完整性受损,无法有效阻挡外界过敏原、微生物等入侵,使皮肤更易受刺激,引发炎症反应。
4、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异位性皮炎,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等吸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食物过敏原,以及化妆品、清洁剂中的香料、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此外,空气污染、紫外线照射、干燥气候等也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炎症反应。
5、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下,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如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从而诱发或加重异位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