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石膏固定注意事项一般包括观察肢体血运与感觉、保持石膏清洁与完整、预防皮肤压疮、遵循正确体位与活动原则、定期复查与评估等方面。
1.观察肢体血运与感觉
石膏固定后需密切关注患肢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及活动情况。如果手指出现苍白、青紫、发凉,或麻木、刺痛,以及主动活动受限,可能是石膏过紧压迫血管、神经导致肢体血运障碍或神经损伤,应立即就医,必要时松解或更换石膏。同时,患者或家属要定时进行手指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2.保持石膏清洁与完整
避免石膏接触水和污物,防止石膏软化、变形,影响固定效果。如果石膏表面有轻微污渍,可用干净湿布擦拭;如果石膏被水浸湿,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此外,要防止石膏受到外力撞击或压迫,避免出现裂缝、折断,一旦发现石膏破损,需及时更换。
3.预防皮肤压疮
石膏边缘可能因摩擦刺激皮肤,引发压疮。可在石膏边缘垫以软布或棉球,起到缓冲作用。每天观察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如肘部、腕部)的皮肤,查看有无发红、破溃。如果皮肤出现瘙痒,切勿用尖锐物品伸入石膏内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可轻轻拍打石膏外皮肤缓解瘙痒。
4.遵循正确体位与活动原则
睡觉时尽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固定早期可进行手指、腕关节的主动活动;随着骨折愈合,逐渐增加肩部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但要避免患肢过度用力或进行可能导致骨折移位的活动。
5.定期复查与评估
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查,一般在固定后1周、2周、4周等时间节点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石膏松紧度或更换石膏,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治疗和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