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电图上房室传导时间延长、PR间期成人超0.20秒(老年人超0.22秒)且每个心房激动能传入心室的表现;2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与房室结传导速度减慢及心肌缺血、炎症、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3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表现,严重时会致心输出量减少出现头晕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有1度房室传导阻滞者要避免过度劳累等,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2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产生机制
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中,心房的电信号需要通过房室结传导至心室。1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减慢,使得PR间期延长。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心肌缺血、炎症、药物影响等。例如,某些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可能影响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导致1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些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炎症累及房室结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表现及影响
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或者仅有心悸等非特异性表现。但严重的1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进一步发展为高度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会出现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儿童如果出现1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密切观察其后续发展,因为儿童的心脏传导系统尚在发育中,一些先天性因素或后天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老年人出现1度房室传导阻滞,要考虑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相对较多,这些基础疾病更易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在生活方式方面,有1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人要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传导功能。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也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