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无症状性血尿分肉眼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诱因下间歇性发作,镜下血尿红细胞多为肾小球源性,无症状性蛋白尿通过尿蛋白检测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血压正常,肾功能无明显异常,需定期检查,异常时及时就医
无症状性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血色等,一般在感染等诱因下出现,发作呈间歇性;镜下血尿则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即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发生变形等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并无本质差异,但儿童由于表述能力相对较弱,更易被忽视,若家长未及时关注孩子尿液情况,可能延误发现。对于有血尿表现的患者,需进一步排查病因,因为除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外,还可能由其他肾脏疾病等引起。
无症状性蛋白尿:主要通过尿常规中的尿蛋白检测发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克,以白蛋白为主,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通常无水肿、高血压等其他典型肾炎症状,蛋白尿的出现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联,比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会使蛋白尿暂时增多,但休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表现可能相似,但对于儿童来说,长期的无症状性蛋白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尿蛋白变化情况以及肾功能等指标。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血压正常,肾功能也无明显异常,但仍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监测或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