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盗汗的食疗方法
介绍了三种针对小儿盗汗的食疗方,分别是山药百合蜂蜜饮、浮小麦大枣汤、泥鳅汤,说明了各食疗方的食材组成、制作方法及作用原理,还提及了适用情况和禁忌等注意事项
一、山药百合蜂蜜饮
1.食材组成:山药、百合各20克,蜂蜜适量。
2.制作方法:将山药、百合洗净,加水适量,小火炖至软烂,冷却至温热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3.作用原理: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蜂蜜有补中润燥等作用。小儿盗汗若属气阴两虚型,此食疗方有一定调理作用。研究表明,山药中含有的多糖成分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脾胃功能;百合中的活性成分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可改善阴虚引起的盗汗等症状。适用于大多数小儿,尤其适合脾胃功能较弱且有盗汗表现的儿童,但对蜂蜜过敏的小儿禁用。
二、浮小麦大枣汤
1.食材组成: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2.制作方法:浮小麦洗净,大枣去核,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左右。
3.作用原理:浮小麦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对于小儿盗汗,尤其是气虚引起的盗汗有一定改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浮小麦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可减少汗液异常分泌;大枣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适用于气虚导致盗汗的小儿,不过若小儿有腹胀、湿盛等情况时需谨慎食用,因为大枣可能会加重腹胀等不适。
三、泥鳅汤
1.食材组成:泥鳅若干。
2.制作方法:泥鳅用温水洗净,去除黏液,然后煮汤。可根据小儿口味适当调味。
3.作用原理:泥鳅有补中益气、祛湿邪的功效,对小儿盗汗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研究发现,泥鳅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等,有助于补充小儿因盗汗丢失的营养,其祛湿等作用可改善小儿体内湿气重导致的盗汗情况。适用于大多数小儿,但如果小儿对泥鳅过敏则不能食用。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泥鳅完全煮熟,避免小儿食用后引起肠道不适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