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的症状都有哪些
短肠综合征以腹泻、消瘦和营养不良为特征,早期突出症状是腹泻,随病情进展出现营养不良表现,还易因腹泻致水电解质紊乱,儿童水电解质紊乱风险更高。
腹泻:是短肠综合征最突出的早期症状,由于剩余小肠功能尚不能适应食物的消化吸收,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达10-20次甚至更多。腹泻的性质多为水样便或稀便,这是因为小肠对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物质排出体外。例如,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小肠黏膜受损或小肠长度缩短,导致消化酶与营养物质接触不充分,吸收面积减少,使得水分和电解质无法正常吸收,从而引发频繁腹泻。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腹泻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可能腹泻更为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而成年人相对儿童可能耐受性稍好,但长期腹泻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营养不良: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体重下降是常见现象,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机体处于消耗状态。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这是因为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吸收障碍,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低蛋白血症也较为常见,是由于蛋白质吸收减少,肝脏合成蛋白能力相对不足所致。不同性别患者在营养不良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因营养状况影响月经周期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营养不良会使患者体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可能因营养不良导致基础疾病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腹泻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等;还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等。对于儿童来说,水电解质紊乱的风险更高,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例如,当患者出现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会发生改变,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