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不育、泌乳、头痛、视神经交叉受压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
泌乳素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腺瘤,主要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与高泌乳素血症及其所致的各种激素分泌减少有关。以下是关于泌乳素瘤临床表现的详细介绍:
1.月经紊乱及不育:见于70%~80%的患者,为泌乳素瘤的常见临床表现。由于泌乳素升高可抑制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脉冲性释放,导致黄体期缩短、排卵功能障碍、闭经及不育。患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继发性闭经等。
2.泌乳:在非妊娠期和哺乳期,挤压乳房可见乳汁分泌,为泌乳素瘤的特征性表现。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的释放有关。
3.头痛:约2/3的患者可出现头痛,主要位于前额和眶部,为钝痛,可轻可重,常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头痛的发生与垂体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牵拉或侵犯有关。
4.视神经交叉受压:见于大腺瘤患者,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甚至失明。这是由于肿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神经交叉所致。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与肿瘤分泌的其他激素有关。
对于泌乳素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激素水平测定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可有效降低泌乳素水平,缩小肿瘤体积。手术治疗适用于大腺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以提高受孕率和减少孕期并发症。对于已经确诊的泌乳素瘤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激素水平和肿瘤大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