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核胸膜炎 有哪些治疗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侵入胸膜引起的渗出性炎症,多发生于中青年且男性多于女性,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支持)、抗结核治疗(用特定药物遵循原则,疗程9-12个月,监测不良反应)、胸腔穿刺抽液(减轻症状、防粘连,注意操作及抽液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身毒性症状重等时加用,权衡利弊)
一、什么是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结核菌感染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当人体处于过敏状态,结核菌侵入胸膜时,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二、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待体温恢复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及胸腔积液吸收或明显减少时,可适当活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身体不适更需保证充足休息,以促进机体恢复。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满足机体因疾病消耗所需的营养,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需根据其年龄特点合理搭配饮食。
2.抗结核治疗
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药物选择和剂量需根据其体重等情况进行调整,低龄儿童使用抗结核药物更需谨慎,严格按照儿童用药标准。
治疗疗程:一般疗程为9-12个月。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等,特殊人群如肝功能不全者用药需更加谨慎,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3.胸腔穿刺抽液
目的:减轻中毒症状,加速胸液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对于胸腔积液量较多的患者,应反复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胸腔感染。儿童进行胸腔穿刺时需更加小心,要考虑其胸廓等生理特点,确保操作安全。
抽液频率: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
4.糖皮质激素治疗
适用情况: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腔积液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如存在严重的结核中毒症状,可短期应用。但糖皮质激素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可能导致免疫抑制、血糖升高等,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尤其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要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