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如何治疗
气胸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少量气胸等情况,需卧床休息、吸氧等;胸腔穿刺抽气用于呼吸困难明显等患者,要注意穿刺点等;胸腔闭式引流针对中大量气胸等,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治疗用于复发性气胸等情况,术后要关注恢复等
一、保守治疗
1.适应情况:适用于少量气胸,肺萎陷程度<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密切监测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老年患者若基础疾病较多,也可先尝试保守治疗。生活方式上,需避免剧烈活动,保证休息。
2.具体措施:卧床休息,吸氧可提高血氧分压,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一般每天要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来评估气胸吸收情况。
二、胸腔穿刺抽气
1.适应情况: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积气量大的患者。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避开乳房等敏感部位;儿童进行操作时需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操作及注意事项:通常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缓慢抽取气体。操作后要继续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如气胸复发、胸腔感染等,定期复查胸部X线。
三、胸腔闭式引流
1.适应情况:适用于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可能存在心肺功能减退,术后需加强心肺功能监测;儿童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要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型号,防止引流管堵塞或移位。
2.操作及术后管理:将引流管放置在胸腔内,连接水封瓶,使气体能够顺利排出。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情况,一般待肺复张良好后可考虑拔除引流管,拔除后仍需关注有无气胸复发迹象。
四、手术治疗
1.适应情况:复发性气胸、血气胸、双侧气胸、持续漏气的气胸患者等。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气胸,更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儿童若为先天性肺大疱等原因导致的气胸,符合手术指征时也需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及术后:常见手术方式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术后要注意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肺部复张情况、切口愈合情况等,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