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应对冻疮可从多方面着手,首先保持局部温暖干燥,适时增添鞋袜等;局部外用药可选用维生素E乳膏、肝素钠乳膏等;每天用38-40℃温水浸泡脚部15-20分钟,浸泡后擦干保持干燥;避免搔抓冻疮部位;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若冻疮部位出现破溃、感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保持局部温暖干燥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首先要让脚部处于温暖的环境中,避免继续受冻。可以适时增添鞋袜,例如在室内时使用暖脚宝等,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脚部的保暖,选择合适厚度且保暖性好的鞋袜,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二、局部外用药缓解
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研究表明,外用维生素E乳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冻疮引起的瘙痒等症状。对于成年人和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均可考虑使用,清洁脚部后取适量均匀涂抹于冻疮部位。
肝素钠乳膏:能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有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冻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缓解瘙痒等不适。使用方法同维生素E乳膏类似,清洁脚部后涂抹。
三、温水浸泡
每天用38~40℃的温水浸泡脚部,每次15~20分钟。温水浸泡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缓解冻疮引起的瘙痒。儿童浸泡时要注意水温,避免烫伤,由成人协助进行浸泡操作。浸泡后要及时将脚部擦干,保持干燥。
四、避免搔抓
冻疮瘙痒时,一定要避免用手搔抓。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其不自觉搔抓冻疮部位。可以通过转移儿童注意力等方式来减少搔抓的行为。
五、饮食调节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对冻疮的恢复可能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需求有所不同,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等情况影响身体对营养的摄取。
六、就医情况
如果冻疮部位出现破溃、感染等情况,如局部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密切关注冻疮的发展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感染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