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是一样的吗
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在定义解剖位置、发生率、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和治疗策略上有区别,卵圆孔未闭常见发生率约20%-25%,多数无症状,儿童可随访部分可自行闭合,有症状成年可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发生率稍低约5%-10%,缺损小儿童可无症状,大缺损有相应表现,小缺损儿童可复查,大或有症状需介入或手术治疗
房间隔缺损是指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卵圆孔未闭是胎儿时期卵圆孔未完成正常闭合的状态,卵圆孔位于房间隔中部。
发生率:
卵圆孔未闭较为常见,在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0%-25%;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相对卵圆孔未闭稍低,单纯房间隔缺损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
临床表现:
卵圆孔未闭:多数卵圆孔未闭的人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因右向左分流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等。对于儿童来说,较小的卵圆孔未闭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闭合,若未闭合且出现相关症状时需关注;成年后若未闭合,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潜水、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胸腔压力突然增高时,可能会引发右向左分流相关表现。
房间隔缺损: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儿童可能无症状,一般在体检时发现;缺损较大的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成年后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表现:
卵圆孔未闭:超声心动图可见房间隔中部卵圆孔处有未闭合的裂隙,部分可探及卵圆孔瓣活动,通过经胸超声或经食管超声可明确诊断,一般分流情况相对较轻。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等,能看到左右心房之间的异常通道,分流情况根据缺损大小不同而有差异,较大的房间隔缺损会有明显的左向右分流表现。
治疗策略:
卵圆孔未闭:对于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儿童,需定期随访观察,部分可能自行闭合;若因卵圆孔未闭导致反复脑卒中、偏头痛等,成年后可考虑介入封堵治疗等。
房间隔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儿童有自行闭合的可能,需定期复查;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或有症状的房间隔缺损儿童多需在合适时机进行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治疗;成年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房间隔缺损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介入封堵、手术修补等改善心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