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有前驱期和急性期等表现,前驱期通常以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为主要特征,急性期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还可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其他系统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需关注相关指标及患者状态。
一、前驱期表现
多数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患者在出现典型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之前,会有前驱期表现,通常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多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如O157:H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水样便或血性腹泻,一般持续1-2周,此阶段患者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腹泻出现脱水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其液体摄入量和电解质平衡。
二、急性期表现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等。由于红细胞在微血管内破坏,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破碎红细胞、球形红细胞等。这是因为血管内存在微血栓,红细胞通过时受到机械性损伤而破裂。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贫血,但儿童可能因贫血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需要关注其血红蛋白水平变化。
2.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在微血管内被消耗以及骨髓巨核细胞受影响等多种因素导致。在儿科患者中,血小板减少可能影响其伤口愈合等,需要注意避免外伤。
3.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会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等表现。肾功能急剧恶化,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脏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及缺血缺氧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肾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肾功能衰竭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大,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变化。
三、其他系统表现
1.神经系统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这是因为脑血管受累,微血栓形成影响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神经系统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更难准确表达自身不适,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意识变化等。
2.消化系统表现
除前驱期的腹泻外,在急性期可能仍有消化系统症状持续或加重,如腹痛、呕吐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大等表现,这与微血管病变累及消化系统血管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