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诊断依据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起病急骤的全身症状(高热、寒战、乏力等)和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白细胞尿、血尿等)、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培养等);影像学检查有超声(了解肾脏情况)、CT或MRI(怀疑并发症时考虑)
一、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寒战、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表现,尤其在严重感染时,需关注不同年龄患者全身症状的差异,儿童可能除高热外还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2.泌尿系统症状: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可出现腰痛或肾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尿液外观可异常,如混浊等,不同性别患者泌尿系统症状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易患急性肾盂肾炎,需注意女性尿道短、宽且直,细菌易逆行感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升高,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变化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时血常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以炎症指标升高为主要表现。
2.尿常规:尿中可出现白细胞尿、血尿,尿蛋白可呈弱阳性,尿沉渣镜检可见白细胞管型,这对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有重要意义,白细胞管型的出现提示炎症累及肾脏实质,需准确进行尿常规检查操作以获取可靠结果。
3.尿细菌学检查:
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CFU/ml可确诊,若2次清洁中段尿培养均为同一菌种,且菌落计数在10-10CFU/ml之间,需结合临床考虑是否为污染,同时要注意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避免污染影响结果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留取尿标本的操作需符合其生理特点,如儿童可能需要特殊的留取装置或方法。
尿沉渣镜检细菌:直接镜检找到细菌,结合临床可辅助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大小、形态及有无结石、梗阻等情况,急性肾盂肾炎时超声可能无特异性形态学改变,但可用于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结构性病变,不同年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参数和观察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肾脏相对较小,超声观察需更精细。
2.CT或MRI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但在怀疑有并发症如肾周脓肿等时可考虑进行,CT或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对于复杂病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