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症状
盘状红斑狼疮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损害有好发于头面部边界清楚、覆粘着性鳞屑等的盘状红斑及光暴露部位加重等特点,部分有黏膜损害;全身有乏力、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还可能有毛发受累致脱发、指甲损害等其他器官受累表现。
皮肤损害
典型皮疹表现: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两颊部和鼻部,呈特征性的蝶形红斑相对少见,但会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红斑形状多为盘状,直径一般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红斑上覆盖有粘着性鳞屑,将鳞屑剥去,可见其下有角质栓,鳞屑底面有很多刺状角质突起,栓刺入毛囊口内,这是盘状红斑狼疮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皮疹一般无明显瘙痒或仅有轻度瘙痒。在光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上肢等,皮疹容易因日晒而加重,这与患者对紫外线较为敏感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出现此类皮肤损害,但一般女性相对更易发病,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影响自身免疫状态有关,有相关研究表明雌激素可能参与了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
黏膜损害:部分患者会出现黏膜受累,常见于口唇部,表现为红斑、糜烂、溃疡等,可伴有疼痛,影响患者进食等日常活动,对于儿童患者来说,黏膜损害可能会影响其口腔进食,需要家长格外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保证患儿营养摄入。
全身症状
非特异性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一般体温多在37.5℃-38℃左右,呈间断性低热,这些全身症状可能在病情活动时较为明显,不同年龄患者对低热的感受和表现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减少等,而成人可能更易察觉自身精力下降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全身症状,有研究发现精神应激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促使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波动。
其他器官受累相关表现(相对少见但需关注)
毛发受累:头皮部位的皮疹可能会导致局部毛发脱落,形成片状脱发区,头发变得稀疏,这会对患者的外观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于注重外貌的人群来说,可能会造成心理压力,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依赖家长的心理疏导,而成人可能会通过自身调整或寻求心理支持来缓解因毛发脱落带来的心理负担。
指甲损害:部分患者指甲周围可能出现红斑,指甲可出现纵嵴、横沟、变薄、易碎等改变,这也是盘状红斑狼疮可能累及的表现之一,对于有此类指甲损害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护指甲,避免外伤等进一步损伤指甲,影响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