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有什么症状
胃肠道出血有多种症状表现,上消化道出血会出现呕血与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有便血情况,出血量较大时会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相关表现,不同病因引起的胃肠道出血还伴有不同伴随症状,且不同年龄人群及有不同基础情况者表现会有差异。
一、呕血与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后会呈棕褐色或咖啡色,表现为呕血。若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即黑便,质地黏稠似柏油样,称为柏油样便。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发生严重胃肠道出血,呕血颜色可能更鲜艳,黑便特征也因儿童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因凝血功能等因素影响,出血表现也会有变化。
二、便血
下消化道出血时,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若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近、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便血可为鲜红色,可表现为便中带血、便后滴血或全为鲜血便;若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远、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便血颜色可呈暗红色。例如结肠出血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直肠、肛门出血多为鲜红色血便。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饮酒者可能因酒精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出血风险,进而影响便血表现;有肠道疾病病史者,其便血特点可能与原有疾病相关,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除便血外常伴有黏液脓血便等。
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相关表现
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冷汗、四肢厥冷等表现,这是由于急性失血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随着出血量进一步增多,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晕厥等休克表现。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的耐受能力较差,即使出血量不是特别大,也可能较快出现明显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儿童在急性胃肠道出血时,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出现可能更迅速,需要更密切观察。
四、其他伴随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可能伴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常伴有上腹部规律性疼痛;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伴有肝硬化的其他表现,如腹水、黄疸、脾大等;肠道肿瘤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常伴有腹痛、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伴随症状有所不同,儿童胃肠道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伴随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若因妇科疾病导致胃肠道出血(如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累及胃肠道),可能伴有月经异常等妇科相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