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什么
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包括皮肤损害(有好发于头面部呈对称性的红斑、红斑上有粘着性不易剥离的鳞屑、病情迁延可致皮肤萎缩)、部分患者有黏膜损害(常见口唇部红斑、糜烂、溃疡等)以及少数患者有低热、乏力、关节痛等相对较轻的全身症状
皮肤损害:
红斑:好发于头面部,尤其是鼻梁和双侧颊部,呈对称性分布,形似蝴蝶,称为蝶形红斑。红斑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早期颜色鲜红或淡红,病情稳定后颜色变淡。其发生与自身免疫导致的血管炎症等因素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皮肤血管,引起血管炎症和损伤,进而出现红斑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红斑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红斑可能相对更敏感,需注意避免刺激。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红斑表现可能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有一定变化。
鳞屑:红斑上覆盖有粘着性鳞屑,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可见鳞屑下有角质栓,嵌入毛囊口,这是盘状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表现之一。鳞屑的形成与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等有关,表皮细胞异常代谢导致鳞屑产生。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户外工作者,皮肤受紫外线等刺激可能加重鳞屑症状,因为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影响皮肤正常代谢,进而使鳞屑情况恶化。
萎缩:病情迁延不愈时,红斑处皮肤可发生萎缩,表现为皮肤变薄、干燥,有光泽减退,毛囊口扩大等。皮肤萎缩是由于炎症长期刺激导致皮肤组织细胞受损,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等原因引起。老年患者皮肤本身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患盘状红斑狼疮时,皮肤萎缩可能更明显,因为老年皮肤的再生修复能力相对较弱。
黏膜损害:部分患者会出现黏膜受累,常见于口唇部,表现为红斑、糜烂、溃疡等。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与皮肤损害类似,也是自身免疫反应累及黏膜部位的血管及组织。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黏膜损害可能更容易加重,因为烟酒会刺激黏膜,影响黏膜的正常修复和免疫功能。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少数患者可能有低热、乏力、关节痛等全身表现。低热是由于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产生炎症介质等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乏力与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能量代谢异常等有关;关节痛则是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导致。不同年龄患者全身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乏力等表现,且由于表述能力有限,需家长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注意与其他老年常见疾病相鉴别。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等特殊生理时期,全身症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需关注激素变化对全身症状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