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症状
痛风性膝关节炎分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发作期有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间歇期部分无症状或轻微不适但血尿酸水平异常;慢性期有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且功能难恢复正常。
一、急性发作期症状
1.关节红肿热痛:痛风性膝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膝关节会迅速出现明显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有灼热感,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常呈刀割样、撕裂样或咬噬样,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种疼痛通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且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可能与夜间人体代谢减缓、尿酸盐结晶沉积等因素有关。对于有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群,尤其是男性,在暴饮暴食、饮酒后更易诱发急性发作。
2.活动受限:由于关节的疼痛、红肿,患者膝关节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难以正常屈伸、行走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例如无法自如上下楼梯、下蹲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关节周围组织肿胀、疼痛,使得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受到阻碍。
二、间歇期症状
1.无症状或轻微不适:在两次急性发作之间的间歇期,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仅感觉膝关节有轻微的不适感,如偶尔的酸胀感等,但此时膝关节外观一般无明显异常,不过仍需关注血尿酸水平,因为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体内尿酸盐结晶仍可能持续沉积,只是处于相对稳定或活动不明显的状态。对于有痛风家族史或长期高嘌呤饮食的人群,间歇期也不能放松对血尿酸的监测。
2.血尿酸水平异常:间歇期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仍高于正常范围,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血尿酸值持续偏高,这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得尿酸在体内蓄积,而血尿酸水平的异常是痛风性膝关节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基础,长期血尿酸升高会不断加重对膝关节等关节的损害。
三、慢性期症状
1.关节畸形: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慢性期患者膝关节可能出现畸形,如膝关节外翻或内翻等,这是由于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在膝关节软骨、滑膜及周围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关节软骨破坏、骨质侵蚀、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等,进而使关节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关节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这种畸形一旦形成,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外观和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关节功能障碍:慢性期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除了活动受限外,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僵硬感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仍不如正常人灵活。同时,关节可能会反复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且病情逐渐进展,即使经过治疗,关节功能也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能会加剧行动不便,增加跌倒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