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是怎么回事
肺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恶性中肺癌常见。其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有多种症状。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上良性多手术切除,恶性肺癌有多种方法。预防可通过戒烟、改善环境、定期体检等。
一、肺部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肺部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肿瘤性病变,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肺部肿瘤相对少见,如肺错构瘤等;恶性肺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肺癌,还包括肺肉瘤等其他恶性肿瘤。
二、肺癌的发病因素
年龄与性别: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吸烟等生活方式及一些职业暴露等因素相关。
生活方式: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空气污染(如工业废气、雾霾等)、厨房油烟等也可能增加肺癌发病风险。
病史:有肺部慢性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几率。
三、肺部肿瘤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早期肺部肿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肺部疾病引起,容易被忽视。
中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如果肿瘤发生转移,还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骨转移可引起骨痛,脑转移可引起头痛、呕吐、偏瘫等。
四、肺部肿瘤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初步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小病灶等可能漏诊;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部肿瘤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磁共振成像(MRI)在判断肿瘤是否侵犯纵隔、血管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病理学检查:通过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肺部肿瘤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等。
五、肺部肿瘤的治疗
良性肺部肿瘤: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恶性肺部肿瘤(以肺癌为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放疗可用于局部肿瘤的治疗,缓解症状;化疗是通过药物杀灭肿瘤细胞;靶向治疗针对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疗效较好但有一定的基因检测要求;免疫治疗则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六、肺部肿瘤的预防
戒烟: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戒烟后患肺癌的风险会逐渐降低。
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暴露,如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改善厨房通风条件,减少厨房油烟的吸入。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群及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CT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