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及定期随访监测。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规律、戒烟限酒及保证充足睡眠;药物治疗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定期随访监测通过胃镜及病理检查,高危患者需增加频率。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醋制品、甜食等。规律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可影响胃黏膜血液供应和胃黏膜屏障功能,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胃炎病情。例如,长期吸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胃黏膜修复能力可能会下降,而过量饮酒会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导致糜烂。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康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作息调整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需要更注意避免过度熬夜娱乐,老年人则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二、药物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若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的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胃黏膜炎症,阻止萎缩和肠化生进展,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不同性别患者在药物选择上一般无特殊差异,但需要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等情况。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阿莫西林,需更换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保护胃黏膜药物:
常用药物有硫糖铝,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胃黏膜修复功能相对较弱,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可以更好地维护胃黏膜的完整性。
三、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进行辨证用药。例如,脾胃虚弱证可选用四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益气;肝胃不和证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和胃。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根据个体的体质、症状等进行精准辨证,但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方剂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一般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中药用量。
四、定期随访监测
胃镜及病理检查:
一般建议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通常每隔1-2年复查一次。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病理活检则能明确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的程度以及有无异型增生等情况。对于有胃癌家族史、年龄较大(如50岁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随访监测的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例如,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每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胃镜及病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变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