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治疗
胸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和胸腔积液处理,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休息、改善呼吸、加强营养;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病因分别进行抗结核、抗感染或针对原发病治疗;胸腔积液少量可观察,中大量需穿刺抽液等;儿童、老年、孕妇患者有各自治疗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胸膜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等体位来改善呼吸状况。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病因治疗
1.结核性胸膜炎:如果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用药原则。一般抗结核疗程较长,通常需要6-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感染性胸膜炎(如细菌感染):若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胸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可能需要进行痰培养等检查以明确病原菌,以便针对性用药。
3.恶性胸膜炎: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膜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同时,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等对症处理来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不适症状。
三、胸腔积液的处理
1.少量胸腔积液:一般可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而逐渐吸收,可密切观察胸腔积液量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症状等情况。
2.中-大量胸腔积液:当胸腔积液量较多,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抽液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对于反复出现的大量胸腔积液,还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胸膜炎时,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2.老年患者:老年胸膜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案。例如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或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孕妇患者:孕妇患胸膜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可选用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