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的相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与饮食)、治疗感染灶、对症治疗(利尿消肿、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强调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在各治疗环节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处理,各治疗措施均有其针对性及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考量。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通常休息2-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减退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对于儿童患者,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避免因活动过早导致病情反复;老年患者也需重视休息,因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休息不当可能影响预后。
(二)饮食
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2-3g,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对于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的患者,更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同时,需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需求,蛋白质摄入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若肾功能正常,可给予正常量蛋白质摄入(0.8-1.0g/(kg·d)),若肾功能不全则需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兼顾肾功能情况;老年患者也要注意热量和蛋白质的合理供给,维持身体营养状态。
二、治疗感染灶
以往有链球菌感染史者,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一般应用10-14天,其目的是清除病灶内残存的链球菌,防止感染复发或病情迁延加重。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药物选择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若有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对症治疗
(一)利尿消肿
经休息、限盐后水肿仍明显者,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通过利尿可减轻水肿症状,降低血容量,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要关注药物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利尿剂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
(二)控制高血压
经休息、限盐后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老年患者高血压常伴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降压治疗需更加平稳、适度。
(三)防治并发症
若出现急性心力衰竭,需采取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措施;对于并发高血压脑病者,需迅速降压以降低颅内压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并发症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儿童和老年患者在并发症处理上需特别谨慎,因为其身体耐受性和代偿能力与青壮年有所不同。
四、中医中药治疗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但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等方面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其疗效需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验证。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中医中药时,要考虑其特殊的体质和病情特点,确保用药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