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胸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支持、吸氧)、病因治疗(结核性、化脓性、肿瘤性胸膜炎分别采取抗结核、抗感染、针对肿瘤治疗)、胸腔穿刺抽液(减轻压迫、明确性质,注意儿童和老年患者操作要点)、胸腔闭式引流(大量积液等情况适用,注意儿童和老年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营养支持:患者需充分休息,以减少机体耗氧量,促进炎症恢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机体恢复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根据其年龄阶段提供合适的营养搭配,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老年患者,需考虑其消化功能可能减弱,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有效吸收。
2.吸氧:当胸膜炎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给予吸氧治疗,改善机体缺氧状况。例如,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根据患者缺氧程度调整氧流量。儿童患者吸氧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和氧流量,避免对儿童呼吸道造成不良影响;老年患者若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吸氧时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二、病因治疗
1.结核性胸膜炎: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治疗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对于儿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要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时,需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化脓性胸膜炎: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可通过胸腔穿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儿童化脓性胸膜炎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染控制需更加积极;老年患者因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用抗生素时要兼顾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选用肾毒性等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
3.肿瘤性胸膜炎:如果是肿瘤导致的胸膜炎,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对于肿瘤患者合并胸膜炎的情况,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分期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儿童肿瘤性胸膜炎极为罕见,若发生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老年肿瘤患者要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三、胸腔穿刺抽液
1.目的:可以减轻胸腔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同时有助于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病因诊断。
2.操作要点:一般选择超声定位后进行穿刺抽液,首次抽液量不宜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ml。对于儿童患者,胸腔穿刺要特别谨慎,严格控制抽液量,防止因胸腔内压力骤降导致纵隔移位等严重并发症;老年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操作过程要轻柔,避免引发意外。
四、胸腔闭式引流
1.适用情况:对于大量胸腔积液、脓液,经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效果不佳,或存在包裹性胸腔积液等情况时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2.注意事项: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扭曲。儿童患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要注意固定牢固,防止患儿活动导致引流管移位;老年患者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变化,同时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