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引起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尿路梗阻、机体免疫力低下相关。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女性因尿道特点等更易感染,其他病原体也可致病;尿路结石、尿路结构异常等可致尿路梗阻引发该病;糖尿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易患该病且病情可能较复杂或不典型。
一、病原体感染
1.大肠埃希菌为主: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约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80%。大肠埃希菌可通过上行感染途径,从尿道经膀胱、输尿管到达肾盂引起感染。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较近,更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的上行感染,尤其是在性生活、经期、绝经后等特殊时期,女性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的风险更高。
2.其他病原体: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等也可引起急性肾盂肾炎。例如,变形杆菌感染在尿路结石等基础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因为结石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有利于细菌滋生繁殖。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引起肾盂肾炎的病原体,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盂肾炎后病情往往较严重,容易迁延不愈。
二、尿路梗阻
1.结石导致梗阻:尿路结石是引起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阻塞尿液的正常流动,使尿液在肾盂内积聚,细菌容易在局部繁殖,从而引发急性肾盂肾炎。例如,较大的肾结石可完全堵塞输尿管,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一些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少,尿液排泄不畅,容易形成尿路结石,进而增加了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风险。
2.尿路结构异常: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儿童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反复发生急性肾盂肾炎,影响肾脏的正常发育和功能。此外,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液潴留,从而增加了肾盂肾炎的发病几率。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的概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盂肾炎,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肾盂积脓等,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和监测。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被抑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例如,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这类患者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的风险显著升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治疗难度增大。
3.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的肾小管-间质发生退行性变,膀胱黏膜萎缩,局部防御能力减弱,同时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而且老年人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