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
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由应激、药物、酒精等多种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胃镜下见胃黏膜充血等;慢性胃炎主要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所致,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不同年龄人群病因、临床表现及胃镜病理表现各有特点
一、病因方面
急性胃炎:多由应激因素(如严重创伤、大手术、颅内病变等)、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酒精、创伤和物理因素(如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等)、十二指肠-胃反流、感染等引起。例如,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急性胃炎,相关研究表明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可能有差异,儿童急性胃炎可能与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饮食不洁等关系密切;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多,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关的急性胃炎较为常见。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约50%-8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感染。此外,自身免疫、十二指肠-胃反流、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功能逐渐减退)、遗传因素等也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关。比如,自身免疫性胃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导致胃黏膜壁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胃酸分泌等功能,这种情况在特定遗传背景下更容易发生,不同性别在Hp感染率上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发病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相对可能有不同的免疫反应特点。
二、临床表现方面
急性胃炎: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起病较急,通常在接触病因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例如,因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可能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儿童急性胃炎可能呕吐症状较为突出,且由于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慢性胃炎:症状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胀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症状的出现与进食、季节等因素可能有关,比如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慢性胃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而儿童慢性胃炎可能在食欲减退等方面表现较突出,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三、胃镜及病理检查方面
急性胃炎: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多为弥漫性,病理检查可见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等。例如,因酒精引起的急性胃炎,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散在的糜烂灶。
慢性胃炎:胃镜下表现多样,非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斑、粗糙不平、出血点/斑等;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变平甚至消失等。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非萎缩性胃炎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萎缩性胃炎除了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外,还伴有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同年龄患者胃镜及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慢性胃炎病理改变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其自身的炎症细胞浸润等特点,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