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做什么检查
慢性肠胃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幽门螺杆菌检测(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组织活检),不同检查有不同特点及对不同年龄人群的要求等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慢性肠胃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若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可能增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人较高等。
2.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的性状、有无脓血等情况,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可能有少量出血。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该检查有助于了解肠道黏膜的损伤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粪便常规的正常指标范围不同,儿童的粪便性状等与成人也有差异。
二、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对于怀疑有胃部病变的慢性肠胃炎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有无炎症、溃疡、糜烂、息肉等。胃镜检查能清晰地看到胃内黏膜的细微变化,对于明确慢性肠胃炎的病因、病变程度等有重要价值。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需要患者空腹等准备,不同年龄患者的胃镜检查操作及注意事项略有不同,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和评估。
2.结肠镜检查:对于怀疑有结肠病变的慢性肠胃炎患者,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能发现结肠部位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通过结肠镜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口服泻药等,不同年龄人群肠道准备的要求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肠道准备相对成人更需注意补液等情况,防止出现脱水等问题。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观察胃肠道周围脏器的情况,如肝脏、胆囊、胰腺等是否有病变影响胃肠道,对于排查慢性肠胃炎的相关继发因素有一定帮助。超声检查方便、无创,但对于胃肠道腔内病变的观察不如内镜直观,不同年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时的操作和图像解读有差异,儿童腹部超声检查需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调整检查参数等。
2.CT检查:腹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胃肠道管壁的情况、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一些复杂的慢性肠胃炎病变,如怀疑有肿瘤等情况时,CT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权衡利弊,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辐射防护措施。
四、幽门螺杆菌检测
1.尿素呼气试验: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为碳-13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肠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检查无创、简便。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有一定辐射性,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适合选择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前需要患者空腹或禁食一定时间等,不同年龄人群检测时的具体要求可能略有不同。
2.胃镜下组织活检: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检查,可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同时还能观察胃黏膜的病理改变。这种方法对于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黏膜病变情况有重要意义,儿童进行胃镜下组织活检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注意操作的轻柔等,减少患儿的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