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怎么检查出来
红斑狼疮的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可见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可见蛋白尿等)、自身抗体检查(ANA是最佳筛查试验,ds-DNA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抗Sm抗体具高特异性)、补体检查(活动期补体水平常降低)、皮肤活检(狼疮带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影像学检查(X线查骨骼肌肉,超声查内脏,CT和MRI查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患者检查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也可能减少。例如,约60%的红斑狼疮患者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这是因为疾病影响了骨髓造血功能等多种因素。
2.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脏是红斑狼疮常见的受累器官,当肾脏受损时,尿液中会出现相应的异常成分,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尿可能是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等原因导致红细胞漏出。
二、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是筛选红斑狼疮的最佳筛查试验,几乎所有红斑狼疮患者的ANA均可呈阳性,但特异性较低。正常人中也可有低滴度的ANA阳性,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出现阳性。
2.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活动性狼疮患者中,ds-DNA抗体阳性率可达90%左右,随着病情缓解,抗体滴度可降低或转阴。
3.抗Sm抗体:是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约25%。一旦检测到抗Sm抗体阳性,对红斑狼疮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补体检查
1.血清总补体(CH50)、C3、C4:红斑狼疮活动期时,补体水平常降低,尤其是C3、C4。这是因为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补体消耗增加。例如,约80%的活动性红斑狼疮患者C3水平降低。
四、皮肤活检
1.狼疮带试验:取患者皮肤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如果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呈现颗粒状、球状荧光带,即为狼疮带试验阳性。该试验对红斑狼疮的诊断有一定特异性,约70%-8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活检可呈阳性,但在盘状红斑狼疮中的阳性率更高。
五、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对于有骨骼肌肉受累的患者,可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骼有无破坏、骨质疏松等情况。例如,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时,X线可能发现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提示关节受累。
2.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内脏器官,如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积液等;心脏超声可发现心包积液、心肌病变等情况。在红斑狼疮患者中,肾脏超声有助于评估肾脏受累的程度,心脏超声可早期发现心脏病变。
3.CT和MRI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CT和MRI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的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脑部炎症等异常改变。例如,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MRI检查可能更敏感地发现脑部的细微病变。
在检查过程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需要注意不同事项。对于儿童患者,要尽量配合检查,减少不适;女性患者要告知医生月经等情况;有特殊生活方式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的患者要详细告知医生相关情况;有既往病史的患者要准确提供病史,以便医生综合判断。例如,有肾脏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尿液检查等时,医生需要结合既往病史进一步分析红斑狼疮与肾脏病变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