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手术怎么做
卵圆孔未闭手术包括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介入封堵术前需完善检查、禁食,术中平卧位局部或全身麻醉,经股静脉穿刺送导管放封堵器,术后卧床、观察并防感染、定期复查;外科手术术前完善检查、皮肤准备,术中全身麻醉切开心脏封堵,术后重症监护室观察、抗感染、定期复查,手术选择综合患者具体情况,不同方式有特点适应人群,手术前后需全面评估和细致护理以保成功恢复。
一、介入封堵术
1.手术准备
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以明确卵圆孔未闭的具体情况,如大小、位置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检查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儿童患者需要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与配合度。例如,儿童可能需要在适当的镇静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一般成人是术前6-8小时禁食,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调整禁食时间,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2.手术过程
患者通常采取平卧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全身麻醉)。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导管经下腔静脉送至右心房,然后通过卵圆孔未闭处到达左心房。
接着将封堵器输送到卵圆孔未闭的部位,释放封堵器,使其卡在卵圆孔未闭处,起到封堵作用。整个手术过程中会持续进行心脏超声监测,以确保封堵器放置位置准确,没有影响周围心脏结构和血管。
3.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一般成人卧床6-12小时,儿童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卧床时间。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情况,同时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不同年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频率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
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有无过敏史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调整,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一般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复查,以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效果。
二、外科手术
1.手术准备
同样需要完善各项检查,除了上述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外,对于成人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定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儿童患者则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手术对身体的影响。例如,要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术后恢复。
术前需要进行皮肤准备,清洁手术区域的皮肤。成人和儿童的皮肤准备范围根据手术切口位置而定。
2.手术过程
一般采取全身麻醉,手术切口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常见的是在胸部做切口。然后切开心脏,找到卵圆孔未闭处,进行缝合或使用补片等方法进行封堵。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的心脏组织和血管。
3.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脏功能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维持其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护理,如合理安排输液速度等。术后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同时要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评估手术效果和心脏恢复情况。
卵圆孔未闭手术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卵圆孔未闭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人群,在手术前后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良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