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怎么治
压疮需通过视诊、触诊等评估部位、大小等,分为1-4期及不可分期;非药物干预包括减压(体位变换、使用减压设备)和创面护理(清洁、保持湿润);药物治疗有抗感染和促进愈合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要积极减压和温和护理,老年人需加强营养和保湿,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促愈合并防并发症
一、压疮的评估与分期
1.评估方法: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评估压疮的部位、大小、深度、创面状况等。需考虑患者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皮肤特性不同,儿童皮肤更娇嫩;性别差异一般不显著,但女性怀孕等特殊生理状态可能影响;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等是高危因素;病史方面,如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难愈性压疮。
2.分期
1期压疮:局部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肤色深的人可能表现为不同寻常的色素沉着或减退、肿胀、硬结或松软。
2期压疮: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表浅的开放性溃疡,基底粉红色,无坏死组织,也可能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3期压疮: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肌肉未外露,创面可能有坏死组织,但不影响深度的判断,可有潜行和窦道。
4期压疮:全层皮肤缺失伴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创面有坏死组织或焦痂,常常有潜行和窦道。
不可分期压疮: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溃疡底部被坏死组织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被焦痂覆盖(碳色、褐色或黑色)。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减压
体位变换:对于卧床患者,一般每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使用翻身枕等辅助工具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年龄较小的儿童因皮肤薄嫩,更需频繁变换体位;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也需加强体位变换。
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坐垫等,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来减少身体局部压力;减压坐垫适用于坐轮椅的患者,可分散臀部压力。
2.创面护理
清洁创面: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清洁液清洁创面,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对于儿童患者,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保持创面湿润:湿性愈合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可使用湿性敷料,如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等。水胶体敷料能吸收创面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藻酸盐敷料可用于有中度到大量渗出液的创面。
三、药物治疗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1.抗感染药物:当创面出现感染迹象时,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使用需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来确定,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滥用。
2.促进创面愈合药物:如生长因子类药物,可促进创面细胞增殖、迁移,加快创面愈合,但使用时需注意适用情况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压疮发生后需更积极地进行减压和创面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敷料和护理方法,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因为儿童创面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愈合能力弱,在压疮治疗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因为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创面愈合,同时要注意皮肤的保湿,防止皮肤干燥加重压疮情况。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压疮难愈,治疗压疮时除了常规处理外,需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以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要密切监测创面,预防感染等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压疮治疗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