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约占20%,男多女,各年龄段可发病,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表现)、免疫复合物介导(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相关肾炎,不同病因有年龄性别差异)、寡免疫复合物介导(多与ANCA相关,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韦格纳肉芽肿男性相对多见,发病前可有非特异性表现)。继发性包括系统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多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且男多女、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且男可能相对多见)和感染相关(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后少数儿童青少年可发病、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感染后可通过免疫复合物形成等机制损伤肾小球,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特异性)。
一、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一)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介导
体内产生针对GBM的自身抗体,该抗体与GBM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系统,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此型约占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20%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表现。
(二)免疫复合物介导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引发炎症。常见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等)、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的肾小球肾炎,不同病因导致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在年龄、性别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者多见于育龄女性。
(三)寡免疫复合物介导
肾小球内无或仅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多与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引起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如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该型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韦格纳肉芽肿在男性相对多见一些,发病前可能有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
二、继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一)系统性疾病相关
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尤其是育龄女性。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累及肾脏时可引起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形成、补体激活等多种因素相关,除肾脏表现外,常伴有皮肤、关节、血液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是由于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害,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血管壁,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损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是其常见的肾外表现。
3.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可导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因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发病可能相对多见,患者可出现紫癜、关节痛、乏力等表现,肾脏受累时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进而发展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二)感染相关
1.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后,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发炎症损伤。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有关,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后,通过免疫复合物形成等机制损伤肾小球,不同年龄均可因相应病毒感染而发病,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不同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可能影响发病的年龄分布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