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居多。病因包括遗传、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良性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等,恶性有肿块硬固定等表现;诊断靠超声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治疗上良性小且无症状可随访,大或可疑恶变需手术,恶性一般手术辅以其他治疗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甲状腺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甲状腺瘤的发病风险,如有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病史的人群,其甲状腺瘤的发病几率相对较高,这与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不同年龄段、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需格外关注甲状腺健康,定期进行筛查。
2.辐射暴露:儿童时期颈部接受过辐射照射,是甲状腺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比如因头颈部疾病进行过放射治疗的儿童,其甲状腺组织受到辐射损伤后,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的概率增加,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儿童对辐射更为敏感,所以儿童时期的辐射暴露需要高度警惕。
3.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甲状腺瘤的发生风险。例如,在碘缺乏地区,人群甲状腺瘤的发病率可能相对较高;而长期摄入过量碘的人群,也可能出现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增加患病几率,不同生活方式导致碘摄入异常的人群都需要注意调整碘的摄入水平以维持甲状腺健康。
二、临床表现
1.良性甲状腺瘤:通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生长缓慢,边界清晰,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中青年女性相对更常见一些,一般对生活影响较小,但也需密切观察其变化。
2.恶性甲状腺瘤:早期可能也表现为颈部肿块,但肿块质地硬、固定,活动度差,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恶性甲状腺瘤的发病在不同性别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相对于良性甲状腺瘤,恶性的情况需要更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各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不过儿童时期的恶性甲状腺瘤需要尤其重视,因为其发展可能更为迅速。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瘤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形态、数目、质地等情况,还能判断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以及有无血流信号等,对鉴别甲状腺瘤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均可进行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
CT及MRI检查:对于较大的甲状腺瘤或怀疑有周围组织侵犯、转移的情况,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评估病情。
2.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甲状腺瘤良恶性的金标准,可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肿块后病理检查来明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对简便、创伤小,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四、治疗原则
1.良性甲状腺瘤:若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监测肿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如果肿瘤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或怀疑有恶变倾向,则需要手术切除。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等情况不同,医生会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恶性甲状腺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可能根据病情辅以放射性核素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根据危险分层等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碘-131治疗以及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儿童患恶性甲状腺瘤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生长发育等问题,因为治疗相关的药物等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