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如何治疗
小儿肾积水治疗包括观察等待和手术治疗。观察等待适用于轻度无明显症状且肾功能稳定者,需定期复查;手术治疗适用于肾积水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方式有输尿管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中术前要全面评估,包括肾功能等检查,控制感染;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切口等,监测肾功能和肾积水变化,婴幼儿术后要注意安抚等护理。
一、小儿肾积水的治疗方法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轻度肾积水且无明显症状、肾功能稳定的小儿,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例如,部分生理性的轻度肾盂扩张,可能是由于胎儿时期尿液暂时积聚等原因导致,出生后可能会逐渐自行缓解。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等监测肾积水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肾皮质厚度、肾盂分离程度等指标的变化。在观察过程中要关注患儿是否出现腰腹部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若出现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年龄因素影响: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观察等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肾脏形态的变化,因为小婴儿的肾脏对积水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密切的随访。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肾积水进行性加重,如肾盂分离程度持续增大,肾皮质厚度变薄(一般认为肾皮质厚度小于4mm时提示肾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或者出现反复尿路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导致的肾积水,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严重影响尿液引流,造成肾脏功能进行性损害时,手术解除梗阻是必要的。
对于较大儿童,若肾积水已经明显影响到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也应积极考虑手术干预。
2.手术方式
输尿管肾盂成形术:这是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引起肾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重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尿液的通畅引流。手术一般采用微创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的方式,具体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选择。例如,腹腔镜下输尿管肾盂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如果肾积水是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能需要进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以纠正反流,防止尿液逆流回肾,避免肾脏进一步受损。
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全面评估: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尿素氮等)、肾脏超声、核素肾图等检查,以准确了解肾脏的功能状态和肾积水的严重程度。同时,要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包括营养状况、是否存在感染等,对于存在感染的患儿,需要先控制感染后再考虑手术,因为感染可能会在手术过程中扩散,加重病情。
2.年龄相关准备: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术前要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其身体储备能力差,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确保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于留置尿管的患儿,要注意尿管的护理,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堵塞和感染。
2.肾功能监测:术后要定期监测肾功能,通过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继续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肾积水的变化,观察手术效果。
3.年龄特殊护理:对于婴幼儿,术后要注意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剧烈哭闹,因为哭闹可能会影响切口愈合和肾脏的恢复。要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确保患儿的舒适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