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做哪些检查
血糖监测相关检查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5.1mmol/L可考虑诊断,有高危因素孕妇早期检测)、餐后血糖检测(餐后1小时≤10.0mmol/L、餐后2小时≤8.5mmol/L,妊娠糖尿病有相应诊断意义,妊娠24-28周一般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妊娠妇女<6.0%,妊娠糖尿病升高提示近2-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尿常规检查(尿糖可初步了解葡萄糖含量,尿酮体阳性提示可能酮症酸中毒等,操作简便)、B超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妊娠糖尿病高血糖可能影响胎儿生长,不同阶段多次检查)。
一、血糖监测相关检查
1.空腹血糖检测
意义: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食物)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出的血糖值。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若≥5.1mmol/L,可考虑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其检测原理是基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与检测试剂发生反应,通过仪器读取血糖数值。对于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从妊娠早期就应检测空腹血糖,以早期发现血糖异常情况。
2.餐后血糖检测
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一般≤10.0mmol/L,妊娠糖尿病患者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也具有诊断意义。餐后1小时血糖能反映进餐后食物消化吸收后血糖的快速上升情况,对于评估碳水化合物摄入后血糖的波动有重要作用。在进行餐后1小时血糖检测时,需准确记录进食开始时间,在进食后1小时准时采血。
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一般≤8.5mmol/L,妊娠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可辅助诊断。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因为进食后食物逐步消化吸收,2小时后血糖应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或接近基础水平。对于所有孕妇,一般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就包含了餐后1小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1.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较长时间段内的血糖控制总体情况。正常妊娠妇女的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6.0%,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若升高,提示近2-3个月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其检测是通过采集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测定红细胞中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比例来实现。
三、其他相关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意义:尿常规检查中的尿糖检测可以初步了解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情况。妊娠糖尿病患者尿糖可能会呈阳性,但尿糖阳性并不一定就是妊娠糖尿病,因为在妊娠中晚期,由于肾糖阈降低,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不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酮体检测也很重要,若尿酮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尿常规检查操作简便,通过试纸法等进行检测,能够快速获取尿液中相关成分的信息。
2.B超检查
意义:B超检查可以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胎儿的大小、胎位等。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了解胎儿的生长状况很重要,因为高血糖环境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导致胎儿过大等异常情况。B超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从而获取胎儿及子宫等相关结构的图像信息,一般在妊娠不同阶段根据需要进行多次B超检查,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